北京市建設科技“十一五”規劃問世
重點推廣“四節一環?!表椖?/b>
為落實《北京市城市總體發展規劃》目標,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建設行業優化升級,提高城市建設整體水平,北京市建委日前研究出臺了《北京市建設科技“十一五”規劃》,提出了建設節約型城市工作目標和重點工作科技創新、主要領域科技推廣的主要任務。
《規劃》指出,“十五”期間科研機構采取不同模式,實行企業化轉制,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國有大中型企業逐步建立起了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多項重點工程項目列入第五批建設部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典型標志性建筑、市政基礎設施、節能等科技攻關工作均取得突破性進展;頒布實施了工程技術標準60余項,為提高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科技創新環境有待改善、科技攻關動力尚需加強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世界科技的迅猛發展,尤其加入WTO后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更趨激烈。與此同時,公眾也從原始的對建設行業的初步認識,上升到建筑需要環保、節能并兼顧多方利益的高度。北京是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的城市,但資源相對匱乏、生態脆弱,城鄉建設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當前北京建設用地緊張、建筑能耗巨大、能源對外依賴,如何將科技資源與市場、信息、人力等資源有效配置,是今后北京建設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此,《規劃》提出了“十一五”時期建設科技五大發展目標,一是科技水平保持全國領先。重點建設領域的建筑施工技術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水平保持國內領先。以科技進步提升市場競爭力;二是建設節約型城市。全市建筑的單位面積平均采暖能耗降低17%。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節水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0%以上。推進建筑節材,開展建筑垃圾與部品的回收和利用,新建建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總消耗比現在下降10%;三是發展綠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實施綠色建筑標準達到30%以上,住宅建筑實施綠色建筑標準達到20%以上,綠色建材占建材用量的40%。全市推行綠色施工,在環境保護方面有明顯的提高;四是科技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成效。編制工程建設技術標準50項、推廣新技術100項、完成市級工法300項、建立新技術示范工程50項;五是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體系。建立多層次、多學科、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
此外,《規劃》還提出了重點工作科技創新、主要領域技術推廣兩項主要任務。在重點工作科技創新方面,《規劃》特別指出科技保障應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節能改造、資源綜合等領域技術的研究;在主要領域技術推廣方面,《規劃》指出應重點推廣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過程監測和控制、建筑企業管理信息化等技術,加強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限制淘汰落后技術、產品。積極研究太陽能、淺層地熱、風力、沼氣、秸稈等可再生新能源的應用技術,提高能源替代率,力爭通過科技與市場環境的有效融合,讓建筑業在新的歷史時期歷史步入一個既快速發展,又節能環保的良性軌道。為保障目標與任務的落實,《規劃》還提出政府制定激勵政策、企業加強自我創新、加強標準化工作、發揮示范工程作用、整合社會科技資源等五項保障措施。
來源: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