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北京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增強北京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有力舉措,是推進北京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選擇。為促進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根據《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特制定本規劃。
一、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
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科教文化資源豐富,各類創意人才薈萃。20世紀90年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率先提出發展文化產業,“十五”以來形成了文藝演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會展、古玩藝術品交易等優勢行業,并呈現出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明顯趨勢。特別是2003年以來,隨著北京市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初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文藝演出、影視節目制作、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廣告會展、古玩及藝術品交易等傳統行業優勢進一步凸顯;文化旅游、文化體育休閑、動漫網游、設計創意等新興行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一批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正在形成,吸引相關文化機構和企業集群式發展。到2005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總資產達到5140.3億元,實現增加值700.4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0.2%,營業總收入2793.6億元,實現利潤110億元,上繳稅金123.6億元;按現價計算,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比2004年增長14%,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柱地位初步確立。
當前,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面臨良好發展機遇。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都城市所承擔的文化傳播的社會責任,國內外市場對中國優秀文化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使北京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強大動力。從國際看,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發展創意經濟有利于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從國內看,資源和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加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利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從北京市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作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初步形成,建設繁榮、文明、和諧、宜居新北京,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都為北京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寶貴機遇。
同時也要看到,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各個文化行業中心市場功能建設尚不平衡,文化創意人才價值尚未充分發揮,文化生產力素質有待增強,文化創意產業鏈條尚不夠完善,由此造成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能力不強,文化創意產業的知名企業、馳名品牌還不多,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在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力還不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開發有待完善。正視不足和差距,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需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立足環渤海,面向國內外,把握戰略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優化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培育市場主體,健全要素市場,大力發展北京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