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本市先進制造業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6月1日
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本市先進制造業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
為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發改產業〔2022〕273號),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促進制造業高端智能綠色發展,確保本市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保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順暢
?。ㄒ唬┍U衔镔Y運輸暢通高效。認真落實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2〕3號)要求,對貨車司機實行“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全力打通運輸堵點,保障民生物資和重要生產物資運輸暢通。在企業承諾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為企業及時足量開具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進一步簡化辦理流程,推進網上辦理、即接即辦。在津冀與本市毗鄰區域依托既有物流園區、貨運場站設立臨時中轉調運站和貨車司機防疫服務站,完善裝卸設備、接駁車輛等各類配套設施,為貨車司機提供核酸檢測及抗原檢測服務。(責任單位:市交通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京津冀協同辦、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二)穩定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建立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協調機制,積極對接國家有關部委協調平臺,爭取將本市汽車、集成電路、消費電子、裝備制造、農用物資、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納入國家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建立市級重點企業“白名單”,指導企業提高生產韌性,適當增加生產物料和生活、防疫物資儲備,優化供應鏈和物流運輸計劃,完善必要時開展閉環生產的預案,加強對企業的生活物資供應和基礎設施服務保障,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保障企業穩定生產。鼓勵企業通過升級改造提高重污染天氣績效評定等級,精準實施差異化減排措施。發揮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跨區域協調機制作用,推動京外配套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指導產業鏈龍頭企業制定供應鏈備份方案或替代清單,鼓勵龍頭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構建穩定配套聯合體,對京津冀范圍內首次納入本市重點領域龍頭企業供應鏈且實際履約金額符合條件的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復工復產防控組、市京津冀協同辦、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生態環境局、各區政府)
二、強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
(三)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見效。強化制造業項目用地需求保障,加強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區級統籌和市級協調。加大制造業項目儲備,對已明確落地的重大項目優化供地審批服務,加強部門聯動、市區協同、提前預審、并聯推進,推廣“拿地即開工”模式。推動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加快節能降碳改造等重大項目環評審查審批。經授權的產業園區開發企業結合所在區產業導向建設的重要標準廠房項目,經市政府同意后,給予不超過30%的固定資產投資補助支持。(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ㄋ模┍P活提升低效產業空間。在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規劃前提下,鼓勵項目實施單位通過自主、聯營、租賃等方式對重點區域的工業騰退空間、老舊廠房等開展結構加固、綠色低碳改造、科技場景應用及內外部裝修等投資改造,將支持范圍從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推廣至“三城一區”,帶動區域制造業升級,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對于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
(五)強化能源保障。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落實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完善本市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推動本市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范圍。保障制造業企業生產用電需求,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改革政策,整合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化電價政策,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對能效達到基準水平的存量企業和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在建、擬建企業用電不加價,未達到的根據能效水平差距實行階梯電價。(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三、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嵤┰鲋刀惼谀┝舻滞硕?。加大小微企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從2022年4月1日起,將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至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并一次性退還小微企業存量留抵稅額。加大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將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至符合條件的制造業等行業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并一次性退還制造業等行業企業存量留抵稅額。(責任單位:北京市稅務局、市財政局)
?。ㄆ撸┩苿訙p稅降費政策落地見效。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業2022年度內新購置的單位價值500萬元以上的設備器具,根據折舊年限不同,可選擇單位價值的100%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或單位價值的50%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其余50%按規定在剩余年度計算折舊進行稅前扣除。適用政策的中小微企業范圍包括:一是信息傳輸業、建筑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標準為從業人員2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12億元以下;二是房地產開發經營,標準為營業收入20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1億元以下;三是其他行業,標準為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億元以下。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緩繳期限繼續延長6個月,2022年第一、二季度部分稅費延緩6個月繳納,其中中型企業可延緩繳納稅費金額的50%,小微企業可延緩繳納全部稅費。繼續按照50%稅額幅度頂格減征“六稅兩費”,并將政策范圍擴大至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延續實施1%的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到2023年4月30日。將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政策范圍擴大到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責任單位:北京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八)加大制造業融資支持力度。抓住國家推出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1000億元交通物流領域再貸款政策契機,組織企業積極申請資金支持。建立完善制造業信貸投放考核通報機制,引導商業銀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高增速。做好制造業企業產融對接服務,定期向商業銀行推送本市制造業重大項目和企業信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交貨期推遲、回款時間延長導致資金周轉困難的優質企業給予支持,防止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建立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做好企業上市梯度培育和分類指導。鼓勵符合條件的園區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參與國家基礎設施REITs試點。(責任單位: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市金融監管局、北京證監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
(九)引導各類資金基金加大制造業投資。加快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等財政資金執行速度,強化普惠式支持方式,擴大政策覆蓋面。用好各類政府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流向先進制造業。優化高精尖產業基金方案,通過直投、并購和設立子基金等方式加大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的股權投資。加快高精尖產業基金、集成電路基金等產業基金投資進度,引進和培育一批產業鏈優質企業在京津冀落地,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并購整合資源、構建生態。加強制造業重大項目的儲備和科技研發、創新平臺的謀劃,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四、引導制造業高端智能綠色發展
(十)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出臺“強鏈補鏈”實施方案,集聚壯大一批技術水平領先、資源整合能力較強的產業鏈龍頭企業,圍繞底層通用技術、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需求,開展“筑基工程”,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能力。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對標先進開展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技術改造,圍繞200家制造業企業實施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診斷評估,加快建成20家各行業標桿性智能化工廠。對符合條件的“新智造100”項目和綠色低碳項目按總投資的一定比例分檔給予支持,引導企業創新能力、生產效率和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提升。(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十一)提升新場景供給開放水平。持續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建設,深入實踐網聯云控技術路線,實現500平方公里覆蓋,為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商業化落地和中間產品推廣應用提供城市級工程試驗平臺。推動交通、醫療、城市管理、政務服務等全域智慧應用場景開放,啟動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標桿示范區建設。加大“首臺套”“首批次”“首流片”應用政策支持力度,以最終進入產業鏈配套供應體系為標準,支持一批能用好用的國產技術產品攻關入鏈。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通過首購訂購、預留采購份額等措施,支持科技創新和中小微企業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各區政府)
(十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加快實施國家大數據中心建設專項行動,推動京津冀國家級數據中心樞紐節點相關項目建設,統籌布局一批先進算力平臺。推動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機器人等高端裝備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培育20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形成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工業互聯網賦能體系。積極推動車聯網等專網落地試驗,全面推動相關技術研發、驗證及應用。支持重點企業建設5G全連接智能無人工廠,推動5G在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裝配等方向的應用。(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五、著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ㄊ娀瘜I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加大產業亟需技術人才引進支持力度,加強保障性住房等配套保障政策支持。鼓勵企業組織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重點支持智能制造、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實施專技人才高級研修項目,按照培訓項目和規模給予相應培訓補貼或資金支持。支持頭部企業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發揮高技能人才在傳授技藝中的引領作用,面向行業內從業人員開展技術攻關創新培訓,給予工作室項目資助。加大協調服務保障力度,進一步優化完善工作機制,為外籍人員及其家屬來華提供便利。(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人才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政府外辦、復工復產防控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ㄊ模┮詳U大消費支撐生產持續恢復。加大北京消費季活動宣傳和推廣力度,對積極參與北京消費季活動并符合條件的城市商業綜合體、限額以上線下零售企業等分檔予以資金支持。加大綠色節能消費政策宣傳推廣力度,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綠色節能商品。繼續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撥付補貼資金,加大充電設施獎補支持,研究制定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道路差異化停車收費價格政策,出臺進一步便利二手車交易措施,促進二手車流通。統籌資金對新能源公交車購置給予補貼,支持巡游出租燃油車更新為純電動車,加快研究制定網約車電動化方案,出臺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優先通行政策。做好本市重點領域重點產品的統籌推介,強化企業輔導和供需對接,進一步暢通本市產品進入市場渠道。(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六、實施保障
?。ㄊ澹┙⑾冗M制造業平穩運行保障機制。建立由主管市領導牽頭的統籌協調機制,納入本市制造業創新發展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要持續加強本市工業經濟運行調度,加強對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的跟蹤監測,準確掌握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強化預研預判,豐富政策工具箱。各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主動作為,根據分工及時制定實施細則,以“釘釘子”精神抓好任務落實。各區、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和完善“服務包”工作機制,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中小微企業發展,深入聽取企業意見,動態更新服務需求清單,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指導企業科學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強化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保障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穩定運行,為全市制造業平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市政府辦公廳要會同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定期開展督查評估,及時發現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和區抓好整改落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各區、各部門每月將相關實施細則制定情況、有關任務協調推進情況以及服務企業情況報送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并抄送市政府辦公廳。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