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了《北京建筑業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面回顧了2009年北京建筑業發展概況,總結取得的成績和發展中的特點。報告顯示,2009年建筑業全年完成總產值4059.7億元,在外埠市場完成的產值達到2375億元,首次超過在本市完成的產值,區域結構明顯優化。
2009年全市工程建設開工、投資呈現出一季度見底、二季度復蘇、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平穩的運行態勢。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2.5%。房屋建筑開復工面積1.36億平方米,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22.7%。重點工程實現開工107項,竣工52項,完成投資1189.3億元,超出2008年448億元。中央工程開工量同比增長近一倍。政策性住房新開工面積達到938.2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年初850萬平方米的計劃目標。
建筑業總產值實現快速增長。全年完成總產值4059.7億元,同比增長32.4%,增速創近八年來的新高,比全國總產值增速(22.3%)高出10.1個百分點。從全國建筑業發展情況來看,本市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占全國的比重達到5.4%,排名從2008年的第六位躍升為第四位,排在江蘇、浙江、山東之后。建筑業增加值占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維持在4.7%,占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0%,為本市經濟企穩回升做出了積極貢獻。期末從業人員達到56.8萬人,同比增長20.9%,占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10%左右。建筑業已成為本市拉動就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產業。
區域結構明顯優化。2009年,在外埠市場完成的產值達到2375億元,同比增長60%,超過在本市完成的產值1685億元;在境外市場完成營業額926.2億元,同比增長82%。北京市場、外埠市場、境外市場的構成比例約為3:5:2,均衡的區域結構,有效防范了單一市場規模波動的風險。從全國范圍來看,本市在外埠市場完成的產值居于第三位。而以“外向度”(跨省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占本市建筑業總產值的比例)來衡量,本市達到58%,排名全國第一。
此外,全市進一步完善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體系,夯實安全管理工作基礎,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認真貫徹落實“質量安全年”活動的各項工作部署,北京地區共有11項工程榮獲魯班獎;圍繞推動建設行業科技進步與創新,頒布15項地方標準,16項工法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批準為國家級工法;城鎮既有居住建筑、普通公關建筑節能改造均超額完成市政府實事工程目標。
報告指出,2010年持續穩定增長的經濟環境為北京建筑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僅就北京建筑市場而言,軌道交通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空前;政策性住房建設量大面廣;以通州為代表的新城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將按照世界一流水平完善各項城市配套設施;三年投入2900億元,統籌改善城市南部、西南部地區交通、公共服務發展環境,這些都為北京建筑業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遇。
大規模建設任務對本市建筑業發展也提出挑戰,一是建造方式有待進一步轉變,圍繞發展目標資源整合水平不高,圍繞最終建筑產品不同生產環節組織融合度有待提升;二是長期依賴于投資規模擴張的產業外延式增長模式有待轉變,企業科學管理水平、投融資能力、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北京建筑業距離適應全球發展環境、充分市場化、產業化、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建筑產品日益提高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全面提升行業整體素質依然是北京建筑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今后,本市將著力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推進建筑節能,建設“綠色北京”;轉變生產方式,推進住宅產業化;抓好安全質量,確保行業和諧發展并著力規范市場秩序,營造誠信市場環境。
來源: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