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a在线视频,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性爱视频在线播放

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第二階段行動計劃(2013-2015年)

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階段,著眼首都科學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過去三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人大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探索規律,研究問題,依法推動;市政府整合資源,加強協調,認真落實。經過全市上下特別是城南五區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第一階段城南行動計劃(2010-2012年)確定的主要任務圓滿完成,城市南部地區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速度快、質量高、后勁足的良好勢頭,與全市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良好的發展氛圍和高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加快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是一項戰略性、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堅持不懈地持續推進。充分利用當前良好的發展態勢,乘勢而為,制定和實施好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第二階段行動計劃(2013-2015年),有利于鞏固和提升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水平,對完善首都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構筑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區域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展形勢

  未來三年是城市南部地區繼續夯實發展基礎、全面提升發展水平的關鍵時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北京新機場的規劃建設,是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的持久動力源,也是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向承擔首都對外交往高層次功能轉變的歷史性機遇。二是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加快建設和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調整合并,為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南城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創造了條件;中關村政策覆蓋范圍的擴大,將極大提升城市南部地區各產業功能區的活力和吸引力;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的全面實施,為城市南部地區服務業加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三是2013年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2014年世界種子大會等重大活動的舉辦,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的向外疏解,城市綠帶建設和平原造林,立交橋積水點治理和中小河道疏浚等全市重大任務的推進,是城市南部地區加速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的重要契機。四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麗澤金融商務區等一批產業功能區拓區建設和土地整理儲備持續推進,首鋼完成搬遷,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加快構建,城市南部地區產業發展的空間優勢將逐步釋放。五是過去三年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成效的逐步顯現以及未來三年第二階段行動計劃的發布實施,將持續傳遞加快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的信號,進一步堅定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南部地區開發建設的信心,為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創造條件。

  與此同時,城市南部地區新一輪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一是歷史上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依然較低,高端產業要素集聚較少,傳統南城地區舊城改造任務還很艱巨。二是產業競爭壓力加大。國際國內需求放緩,全國經濟發展處于轉型階段,全市產業功能區普遍處于成長期,高端產業競爭不斷加劇,城市南部地區產業功能區保障和服務功能尚不完善,面臨較大競爭壓力。三是城市功能與經濟加快發展的協調性還不強。城市南部地區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相對不足,基礎設施體系還在構建,城市服務功能亟需補充完善,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和服務能力亟待提升,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對城市功能的提升作用還需加強。四是資金供需矛盾突出。城市南部地區發展基礎薄弱,建設任務重,資金需求大,而總體融資環境偏緊,推動新一輪發展面臨較大的投融資壓力。

  總體來看,城市南部地區正處于加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的自身需求與全市發展戰略支撐的迫切要求并存,蓄勢待發的內生發展動力與難得的發展機遇并存,歷史上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與新的矛盾挑戰并存。未來三年,城市南部地區的發展重點需要發生轉變:一是產業發展需要由產業園區空間拓展為主向園區功能完善與高端產業培育并重轉變,著力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二是城市建設需要由基礎設施為主向完善城市功能轉變,著力提高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能力。三是發展動力需要由政府主導向更多依靠社會力量轉變,著力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二、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主題主線,按照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緊抓發展機遇,積極應對挑戰,以統籌產業發展、城市功能和人口布局為著力點,更加注重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平衡協調,通過產業發展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城市功能,通過城市功能完善提高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和吸引力,實現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相互促進;更加注重發展和疏解的有機統一,通過城市功能和人口的疏解創造發展機遇和動力,通過促進發展特別是發展環境和水平的提升創造疏解條件,實現發展和疏解的統籌融合。

  堅持重大項目帶動、重大活動推動、重大功能區引領;堅持市級統籌、區為主體、市區聯動;堅持發揮政府與社會合力,更加注重利用社會力量;堅持范圍不變,力度不減,目標連續。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推動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整體上水平。

  ——產業發展上水平,提升產業能級。更加注重通過產業功能區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圍繞產業鏈延伸和園區定位,完善基礎設施和生活、商務服務配套,增強集聚優質要素的能力;強化市級統籌機制,堅持引大引強選優,集中在城市南部地區產業園區布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規模和水平,將城市南部地區打造成為首都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增長極。

  ——城市功能上水平,創建宜居宜業新區。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增強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大力改善生態環境,豐富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加強城市精細智能管理;著力拓展和完善城市功能,增強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能力,將城市南部地區打造成為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的重要承載地。

  ——改革創新上水平,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南部地區建設發展;努力創新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在用好和放大政府投資的同時,積極擴大社會投資,破解融資壓力,將城市南部地區打造成為富有發展生機與市場活力的地區。

  ——區域形象上水平,持續擴大影響力。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營造良好發展氛圍,進一步提高城市南部地區社會關注度和吸引力,逐步改變城市南部地區以往薄弱區域的形象,不斷塑造“北京·城南”品牌。

三、主要任務

  未來三年,緊緊圍繞促進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整體上水平的目標,集中實施一批影響城市南部地區長遠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重點任務。按照突出重點、強化帶動、確保成效的原則,計劃安排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4類232項重大項目,其中續建項目94項,新建項目138項,總投資約3960億元。

(一)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超前謀劃臨空經濟區

  北京新機場是首都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撐,是首都經濟的新引擎和城市的新地標,事關全市發展布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協調推進新機場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新機場建設總指揮部。認真分析北京新機場在全市布局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深入研究開發建設思路,研究制定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實現臨空經濟區與新機場統籌規劃、同步建設。積極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加快工作節奏,加強與民航局、空軍等方面的溝通協調,實現主體工程全面開工。

(二)以產業園區功能完善和產業項目引進為重點,促進城市南部地區產業快速發展

  加強規劃統籌,突出功能定位,積極有序拓展城市南部地區高端產業發展空間,集中力量做大做強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點產業功能區,充分發揮其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構建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和南中軸商務文化發展軸,形成“兩帶一軸多園區”產業空間格局。嚴格產業準入條件,著力吸引用人少、占地少、用水少的高端產業項目落地,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1.聚焦發展一批重點產業功能區,增強對城市南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實進一步加快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的意見,推進開發區與大興區的一體化發展;堅持存量優化與增量開發并重,加快拓展發展空間;加強與國際同質園區的合作與交流,積極承接全市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整合優勢資源,帶動南部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帶加快發展,打造首都實體經濟主陣地。加快完善協作配套區市政道路,重點抓好中芯國際二期、京東方85代線、北京奔馳擴能改造、中高電力、百度云計算、凱正藥業等項目。麗澤金融商務區:立足新興金融產業定位,著力發展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服務等新興金融業態,拓展首都金融業發展新空間。完成北區土地一級開發,加快園區內部路網及地下交通環廊、麗澤路等交通聯絡線建設,基本形成系統化、立體化的園區路網體系,同步實施麗澤等輸變電工程和園區景觀綠化工程;加快國家金融信息大廈、中國證券期貨大廈等已簽約項目的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和整體推介力度。首都核心演藝區:充分發揮首都文化中心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水平運作,打造東方演藝之都。天橋演藝區突出傳統和民族特色,形成集文藝演出、傳統文化展示等為一體的演藝集聚區;加快天橋藝術中心、天橋藝術大廈、天橋市民廣場建設。天壇演藝區突出國際和現代特色,建成展示先進文化成果、薈萃中外文化精華的演藝聚集區。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新能源制造業等產業集群。重點實施石夏路東延、房窯路改擴建和基地路網建設,抓好長安汽車零配件、北控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重點引進衛星火箭、航空航天、高鐵等總部企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成果轉化基地和民營總部經濟集聚區。加快實施“東進西擴”,推進六圈路、郭公莊輸變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工程;做好應急救援科技創新園、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園、專利協作審查北京中心等項目建設。

  2.加快發展一批特色產業集聚區,做大特色產業集群,構筑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前門-大柵欄-琉璃廠歷史文化商業區:堅持保護、疏解與發展有機統一,探索多種利益分享模式,破解核心區舊城改造和人口疏解難題;在嚴格保護遺產、認真傳承文化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會館、院落開放利用和歷史特色胡同恢復為重點,點、線、面統籌推進,打造城市南部地區文化名片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區域。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深入推進燕房合作,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石化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土地一級開發和燕房西北環線、石化基地110千伏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9萬噸/年丁基橡膠、潤滑油系統技術改造項目。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重點發展生物制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等產業,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加快土地一級開發及配套設施建設,推進華潤北藥、同仁堂中藥生產基地、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遷建項目。軍民結合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通用航空設備、航空電子、智能裝備、新材料等產業,建設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加快擴區土地一級開發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中國運載火箭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航鋰電等中央企業重大項目落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新媒體、影視制作、動漫網游、創意設計等產業,匯聚影視制作媒體總部、影視文化等企業,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區。加快土地開發和上市,新建10條道路及管線工程,實施綠化景觀改造升級。

  3.培育發展一批新興產業園區,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積極發展體育產業高端環節;重點推動國際體育交流中心、體育星光大道項目建設。永外-大紅門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推動實現服裝批發銷售市場向時尚創意設計區轉變;建成福海國際商貿大廈等項目。廣安產業園:納入金融街統籌規劃,拓展金融街發展空間;完成校場口五條、下斜街等道路工程。青龍湖-長辛店會展旅游區:以南宮、千靈山等景區和青龍湖國際文化會都為核心,打造高端會議承載地;重點推進青龍湖周邊道路建設。北京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培養一批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數字出版企業,打造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數字出版產業集聚區;加快基地總部區建設。中國北京農業生態谷:吸引高端農業產業集聚,建設世界級農業高新園區;加快以中糧全產業鏈為核心的五大功能區建設,建成琉陶路、興琉路和興建路等園區路網、休閑公園及蒙牛乳業項目。房山中央休閑購物區:重點發展商務服務、溫泉休閑、體育健身等產業,打造首都商務休閑產業示范區;完成中心區永定河西堤景觀大道工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結合災后重建和產業轉型,恢復和提升十渡、云居寺、石花洞、上方山等重點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品質,打造首都山水文化旅游新名片;重點推進北京文化硅谷、青龍湖國際紅酒城建設,完善市級民俗村旅游設施。

(三)以擴展優質公共服務為重點,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繼續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城市南部地區疏解,大力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非基本公共服務業。集聚政府與社會的力量,加速擴大城市南部地區社會公共服務供給規模,優化服務布局,提升服務品質。

  1.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落實全市學前教育、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城南各區新建和擴建公辦幼兒園,完成豐臺二中、北京十中槐樹嶺校區、北京十二中東校區和大興一中、大興五中及房山萬紫學校等48所城鄉中小學建設,滿足適齡兒童入園和入學需求。建設好北京小學、北京四中房山校區和人大附中豐臺校區,擴大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加快推進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新媒體技師學院新校區建設工程,增強職業教育服務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的能力。建成首都醫科大學教學樓和臨床科研樓、北京印刷學院教學實驗樓和綠色包裝產業技術科研樓、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新校區二期等工程;加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南校區、中央民族大學遷建和良鄉高教園區建設。

  2.提升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建成房山區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所、豐臺區公共衛生大廈,完善城市南部地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宣武醫院改擴建一期、天壇醫院遷建、北京口腔醫院遷建和同仁醫院經濟技術開發區院區二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大興院區、廣安門醫院南區建設,擴大城市南部地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積極推進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遷建和宣武中醫醫院二期、豐臺醫院兩址合一工程、房山區良鄉醫院外科樓、豐臺區生殖健康服務中心建設。

  3.加強公共文化建設和歷史風貌保護。加快東城區、豐臺區、房山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推進豐臺科技體育館、良鄉體育中心二期和大興新城體育中心建設,力爭實現城南五區重點鎮文體活動中心全覆蓋。加強中心城南部地區歷史風貌保護和環境整治,完成前門歷史文化展示區修繕,實施前門-永定門景觀改造和道路綠化,提升傳統南中軸線文脈的活力,為中軸線申遺創造條件。推進左安門、右安門角樓復建。積極恢復宛平古城風貌,加大團河行宮遺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和琉璃河遺址保護力度。

  4.健全社會福利和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南城養老院、城南各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各區各擁有1所400張床位以上的公益性養老機構。建成市接濟管理服務中心改擴建、市救助管理總站項目,增強信訪接待和社會救助能力。推進市救災物資儲備中心庫建設,提高本市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救災保障的能力。加快豐臺區、房山區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提升社會保障服務水平。繼續推進社區辦公服務用房規范化和“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提高社區服務能力。支持城市南部地區基層人民法庭、派出所和消防站建設,增強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5.大力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加快東城、西城南部地區人口疏解和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加快豐臺張儀村、大興亦莊、房山長陽等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到2015年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15萬套。基本完成南苑、長辛店、京煤集團房山棚戶區改造,同步完善周邊道路等市政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加大城市南部地區產業功能區公租房建設力度,保障園區就業人員居住需求。

(四)繼續完善和提升基礎設施體系,增強區域發展支撐能力

  以骨干交通、生態環境、資源能源保障項目建設為重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加快構建起高效便捷、安全穩定的基礎設施體系,營造優良的人居環境。

  1.完善綜合交通系統。制定新機場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加快新機場外圍交通設施建設,與新機場同步建成使用。大力改善南苑機場周邊交通條件。加快實施豐臺火車站改擴建工程,建成地鐵7號線、14號線,推進地鐵8號線三期、16號線建設。建成京昆高速、京良路、萬壽路南延、馬家堡西路南延、梅市口路西延等與中心城聯系的交通通道,積極推進京臺高速、博大路、房黃亦路、長琉路東延等跨區通道建設;加快完善城市南部地區城市路網結構,到2015年,城市南部地區骨干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加快城市南部地區重點產業功能區與交通干線的聯絡線建設,同步完善功能區內部路網系統。加大東城、西城南部地區微循環道路建設力度,提高交通疏導能力。

  2.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推進南中軸森林公園建設,建成南海子公園二期,構建大尺度城市森林景觀。以種植高大喬木為主,加厚南護城河濱水綠廊,建成馬家堡、郭莊子等城市休閑森林公園,拓展居民綠色休閑空間。繼續實施平原造林、荒山綠化工程。建成豐臺河西、房山城關、鄭王墳等再生水廠,推進水資源循環利用。積極推動永定河生態治理成果向下游延伸。加快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廠、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場、污泥處置中心等環境設施,提高城市南部地區垃圾資源化處理水平。

  3.強化水資源和能源保障。以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為重點,加快東干渠建設,建成豐臺郭公莊、長辛店和大興黃村及房山良鄉、丁家洼5座水廠,同步建設配套管網,率先實現城市南部地區新城“至少一座主力水廠”的目標。推進城市南部地區鄉鎮供水工程建設,改善供水條件。繼續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和老舊熱網消隱改造,加快大興魏善莊、安定和房山竇店、琉璃河等供熱工程建設,提高集中供熱水平。推進大興采育鎮地熱綜合利用、房山地熱與太陽能采暖示范等項目建設,引導新能源高效應用。完成豐臺大紅門、北宮、張郭莊和大興寶善莊、羅奇營及房山梅花莊等變電站建設,繼續推進老舊小區配電設施改造。建成大灰廠等燃氣調壓站和西六環、京良路等燃氣管線工程。

  4.加強中小河道和道路積水治理。加快豐草河、大石河、小龍河、吳店河、刺猬河等中小河道治理,整體提高城市南部地區河道行洪排水能力。改造完善區域排水管網體系,利用城市綠地等空間滯蓄雨洪,系統提高重點區域排澇能力,完成永定門、六里橋等立交橋區積水治理。積極推進雨洪利用工程建設。

(五)著力抓好城鄉結合部治理,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以現代化新城、特色化小城鎮、社區化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堅持建管并重,著力提升城市南部地區城市化水平,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

  1.全面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堅持功能恢復與發展提升相結合,優先安排受災群眾永久安置住房、災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科學調整產業布局,積極扶持產業發展。利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和標志性的新民居、新城鎮和特色產業項目建設。集成并創新人口搬遷政策,加快實施房山北部山區21萬人外遷安置工程,改善山區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2.加強城鄉結合部治理。創新城鄉一體化發展路徑,重點推進大興西紅門和舊宮地區工業大院升級改造,探索城鄉結合部產業升級、農民增收、人口調控和環境改善相統一的新模式。以回遷房建設、產業發展、集體企業轉制和農民轉居為重點,繼續推進城鄉結合部重點村改造,加強環境秩序整治,加快城市服務和管理延伸覆蓋。

  3.加快打造城南新城。高標準建設新城城市路網及市政管網,建立更高效率的管理系統,完善新城生態環境體系,配置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設施,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拓展和提升亦莊—大興、房山新城的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其吸引力;在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同時,提升其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的能力。

(六)舉辦好2013年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等重大活動,提升城市南部地區影響力

  充分利用重大活動契機,整體提升區域形象。深入研究重大活動展館后續利用,將設施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將社會關注度轉化為影響力的提升。高水平舉辦2013年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集中展示中國園林建設成果。建成種子大會場館及品種展示基地,高水平舉辦好2014年世界種子大會,全面展示“種業之都”建設成果。繼續抓好前門歷史文化節、“盧溝曉月”文化旅游節、大興西瓜節、國際長走大會等品牌文化和體育活動。

(七)繼續加大市級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城市南部地區發展需求

  進一步加大規劃、土地和市政府投資等方面對城市南部地區的傾斜力度,營造良好政策環境,為城市南部地區加速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1.完成一批重點規劃,加大土地供應。完成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以南苑機場搬遷為契機,完善南中軸地區規劃;加快完善天壇演藝區、農業生態谷等產業功能區規劃。繼續加大土地供應向城市南部地區傾斜力度,優先安排土地儲備開發計劃,積極推動土地利用制度創新,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保障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用地需求。

  2.加強資金保障。開放市場,創新機制,完善政策,打通民資進入路徑,促進社會資本投資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繼續加大市政府投資傾斜力度,對城市南部地區的投入按高于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年度增幅10%以上安排;統籌安排好市級大額專項資金,加大對城市南部地區的投入。支持城南各區增強融資能力。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擴大對城市南部地區的信貸規模,支持城南各區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股票、信托等金融產品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3.加強政策和體制創新。研究促進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落戶城市南部地區的政策意見。支持城市南部地區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利用制度創新。深化大興區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研究推動房山區“都市休閑經濟示范區”建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繼續發揮推進城南行動計劃工作協調小組的作用,總體把握和統籌協調城市南部地區發展重大事項。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綜合協調工作。

  (二)明確責任分工。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制定年度實施計劃,明確年度工作任務和重大項目,落實責任單位;市級相關部門重點加強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的統籌規劃和政策研究,推動城南各區差異化發展;城南各區要發揮主體作用,重點推進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完善,促進重大項目實施。

  (三)加快項目實施。將行動計劃重大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健全聯動審批機制,加快手續辦理。加強重大項目實施綜合調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

  (四)加強督促檢查。協調小組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督促各有關單位加快推進任務落實,并根據行動計劃任務分解和進度安排,適時開展專項督查督辦和計劃執行情況檢查,確保各項任務按期完成。

  (五)加強宣傳報道。創新宣傳渠道和形式,及時公布相關政策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展現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新風貌,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投身城市南部地區建設發展的積極性,為城市南部地區持續發展營造積極的輿論環境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