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a在线视频,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性爱视频在线播放

關于規范污染擾民企業搬遷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已失效)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決定的意見》(京政發[2005]11號)和國家、市政府土地管理有關政策的精神,為做好我市污染擾民企業搬遷工作,加快工業產業結構與布局結構調整,經研究,現就規范污染擾民企業搬遷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原市經濟委員會等6部門印發的《關于下發<北京市推進污染擾民企業搬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施辦法>的通知》([99]京經規劃字第200號,以下簡稱200號文)是我市進行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結構調整的重要政策性文件,也是改善首都環境質量、實現綠色奧運行動規劃的重要舉措。市政府各有關部門應繼續密切配合,確保污染擾民企業搬遷調整工作順利進行。
二、為加快污染擾民企業搬遷調整工作,凡地處我市規劃中民城區域內、規劃新城內,不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工業生產性企業按照200號文有關規定進行搬遷調整的,均可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土地出讓金返還事宜按國家和市政府有關規定。中央在京工業生產性企業申請按照200號文規定進行搬遷調整的,需先報請市政府批準。
三、搬遷企業轉讓原廠址土地使用權獲搬遷補償資金按照200號文規定使用。對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退出原產業生產領域的搬遷企業,搬遷補償資金可以用于適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等項目建設。對于市屬國有控股(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其搬遷補償資金主要用于解決歷遺留問題的,須經市國資委批準。
四、根據我市貫徹實施投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嚴格土地管理的有關規定,污染擾民企業搬遷工作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土地處置。
擬搬遷企業向國土部門提出土地使用權轉讓申請,土地使用權轉讓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和我市有關規定,采取政府收購或上市交易等方式進行,具體操作按有關規定辦理。
(二)搬遷項目享受政策審批。
土地交易完成后,凡符合200號文規定的擬搬遷企業到市財政局開設污染擾民搬遷建設資金專戶(以下簡稱財政專戶),由土地使用權受讓方將搬遷補償資金直接存入財政專戶,首次存入比例不低于搬遷補償資金總額的20%。擬搬遷企業經上級主管部門向市工業促進局、市發展改革委上報享受污染擾民企業搬遷政策的請示,并附開設及資金存入財政專戶的有關憑據,由市工業促進局和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審批。
資金專戶全稱:北京市財政局
賬號:11001019500056090157
開戶銀行:建行宣武支行
(三)搬遷企業免稅手續辦理。
搬遷企業憑享受政策的批復和資金存入財政專戶的有關憑據及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資料,到區縣地方稅務局辦理免征土地增值稅等相關手續。
(四)搬遷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
擬搬遷企業經上級主管部門向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促進局申報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市發展改革委與市工業促進局聯合審批。搬遷企業需提供以下材料:擬搬遷企業上級促進局和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審批的享受政策批復文件、由具有資質的咨詢機構編制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預審意見、原廠址土地使用權證明文件、原廠址建(構)筑物產權證明文件、建設新址規劃文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批準文件等相關材料。
(五)搬遷項目列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搬遷企業經上級主管部門向市發展改革委申請搬遷項目列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具體操作按有關規定執行。
建設項目列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后,按有關規定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項目開工許可證,進行項目建設。
(六)資金使用
搬遷企業依據享受政策的批復和搬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批復到市財政局辦理資金使用手續,市財政局依據有關批復和企業搬遷項目進度及資金用款計劃,按《污染擾民搬遷資金返還管理辦法》的規定將資金撥付給企業。
五、各工業控股公司(集團公司、總公司)和區(縣)發展改革委、工業局要按照本行業和本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結構調整的要求,加強對污染擾民企業搬遷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尤其是資金存儲與使用的監管,確保搬遷項目順利建設。
六、搬遷企業必須按規定使用搬遷建設資金,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促進局、市財政局將繼續與審計部門配合,加大項目的審計力度。對資金到位不按規定存入財政專戶的企業,不考慮其客觀因素,將取消享受擾民搬遷的各項優惠政策,轉讓收入(或搬遷補償資金)按一般房地產交易繳納各種稅費。
在本通知下發之前已辦理完享受政策批復的搬遷企業,須于2007年12月底前將搬遷補償資金存入財政專戶,逾期不再辦理專戶存儲等相關手續。
七、200號文所附《國家征用、收回及搬遷企業轉讓房地產免片土地增值稅審批表》按本通知所附新表執行。
八、《關于簡化及規范污染擾民企業搬遷原址轉讓審批程序的通知》(京經節能環保[2002]144號)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停止執行。
附件:國家征用、收回用搬遷企業轉讓房地產免征土地增值稅審批表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工業促進局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00七年十月十六日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