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體競管國交字〔2024〕177號
各區體育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各市級體育組織,各有關單位:
進入暑期以來,全市全民健身熱情不斷高漲,體育賽事活動數量日益增多,同時自6月1日8時起,本市已正式上汛。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北京市體育局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切實防范高溫、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安全風險隱患,滿足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運動、健康快樂生活的需求,切實保護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現就加強全市端午節及汛期期間體育賽事活動安全管理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壓實主體責任,安全規范辦賽
堅持“辦人民群眾滿意的賽事”理念,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體育賽事活動主辦方、承辦方、協辦方等單位的安全管理職責劃分,賽前主動在全市體育賽事活動信息管理平臺(www.bjcac.org.cn)上公開賽事名稱、時間、地點、主承辦方等基本信息。督促屬地單位、參賽單位、觀眾等嚴格遵守辦賽指南、參賽指引、安全規定和賽場行為規范等相關要求,配置符合標準的場地、器材和設施,配齊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完善安全警示標識,提高賽事組織管理和服務保障水平。如賽事活動取消或延期舉辦,應及時公布并更新填報信息。
二、強化行業監管,排查風險隱患
按照“三管三必須”的原則,認真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監管職責。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是賽事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必須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一刻也不能放松”的緊迫感,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加強與衛健、公安、交通、市場監管、氣象、消防等部門的協同聯動,切實做好本地區、本領域、本系統體育賽事活動的安全隱患排查;要建立安全監管臺賬并進行動態調整,明確專人負責開展檢查,重點加大對水上、戶外、越野等高風險賽事活動和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賽事活動的檢查力度;要切實加強安全風險研判評估,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賽事,在整改到位、消除隱患之前不得舉辦。
三、加強風險研判,提高應急能力
各辦賽單位要堅決杜絕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密切關注天氣信息,重點圍繞高溫、暴雨、強日曬、大風等天氣因素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完善賽事活動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及時掌握預警信息,有效規避安全風險;戶外運動項目賽事要合理選擇賽事活動舉辦地點,嚴密防范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風險;水上項目賽事要加強對溺水事故的預防,配備充足醫療及救援力量,賽前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對風險處置能力;要對賽事期間餐飲制作、配送等環節嚴格把關,注意食品存放、飲用區域的環境衛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要加強對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參賽的健康運動知識宣傳教育,告知參賽風險并做好醫療急救等服務保障;要建立健全“熔斷機制”,在賽事舉辦過程中如發生極端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第一時間商有關方面啟動“熔斷機制”暫停比賽,切實防范化解風險隱患。
四、風險隱患提示及建議措施
(一)水上項目風險隱患及建議
龍舟等水上項目存在溺水、淹亡的風險隱患。建議賽事舉辦單位加強安保措施,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密切關注賽事進程,提前研判氣候對賽事的影響,避免發生溺水、淹亡事故。
(二)高危賽事風險隱患及建議
山地越野跑屬于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其中存在的風險隱患較一般性賽事更多,賽事舉辦單位要加倍重視。賽事舉辦單位必須配備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賽前認真勘查比賽場地、路線,排除潛在風險隱患;要制定完備的應急預案,配足備齊應急保障力量,切實保障參賽人員生命健康安全。
(三)氣候因素風險隱患及建議
端午節期間正值我市進入夏季,白天的氣溫較高,可能發生的高溫、大風、雷電、冰雹等極端天氣會對體育賽事舉辦帶來不利影響。賽事舉辦單位要對天氣情況加強研判,合理選擇賽事活動舉辦地點,及時掌握預警信息,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有效規避天氣變化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發現突發情況及時處置。
(四)公共衛生安全風險隱患及建議
隨著氣溫升高,食物容易腐爛變質,體育賽事活動中的餐飲工作存在發生食物中毒的風險。建議賽事舉辦單位要對餐飲制作、配送等環節嚴格把關,注意食品存放、飲用區域的環境衛生,防止舉辦體育賽事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五)輿情風險隱患及建議
節假日期間賽事社會關注度高,建議賽事舉辦單位針對可能出現的負面輿情,加強賽事組織管理,制定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理流程及負責人,一旦發生輿情,能夠及時回應,妥善應對處置。
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和國際交流中心
2024年6月3日
?來源:北京市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