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民國時期,河北省因為經濟和戰略地位的重要而備受當時政府和軍閥的關注,而天津也曾被列為河北省的省會,后又被改為直轄市,位于我國以北。如今天津的發展越來越好,經濟超前,有著許多傳統文化的傳承。那么你知道天津傳統小吃的“三絕”,是哪三絕嗎?三絕之首又是什么呢?
天津三絕又稱天津風味食品三絕,是指“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天津三種傳統美食。不僅有名沽上,享譽全國,而且受到國際友人的青睞。回顧這三絕的創始人,別看他們出身貧寒,但他們都有志氣,不斷鉆研烹飪技術,特別重視投料標準,絕不自欺欺人,故制做出了顧客信得過的食品,這三種絕品小吃直至現在仍是天津人的驕傲。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市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始創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
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于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
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
2011年11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狗不理包子傳統手工制作技藝”項目被列入其中。
十八街麻花
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點。天津市的百年老字號麻花店,與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稱的“天津三絕”,位列其首。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在全國首屆名小吃認定會上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1996年被中國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曾榮獲國家部優金鼎獎、亞太地區博覽會金獎,并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天津市名牌產品及天津市著名商標。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英文名:Erduoyanfriedricecake)為天津三絕食品之一,始創于清朝光緒年間(1900年),舊時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
耳朵眼炸糕用糯米作皮面,紅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餡,以香油炸制而成。
成品外型呈扁球狀,淡金黃色,餡心黑紅細膩,是津門特產。
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傳統文化的流傳,天津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也有著很大的歷史背景,流傳下來的文化自然也比其他地方要豐富許多。
文章來源: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