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學生在校就餐和營養健康狀況關系著民族素質的養成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制定出臺《北京市中小學校食堂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是新形勢下全面加強中小學校食堂的迫切需要,對于全面加強本市中小學校食堂管理,進一步推進學生在校就餐工作和學校后勤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本特點有哪些?
一是內容全面。《辦法》共十二章七十條,既規定了從組織管理、食品安全管理、食堂從業人員管理、食堂食品采購、食堂食品儲存、食堂食品加工、食堂食品供應、食品營養管理、食堂財務管理、應急處置、監督檢查等11個方面的管理要求,又規定了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的管理職責, 也規定了其他部門的管理責任與要求,內容比較全面,涵蓋了中小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
二是職責明確。《辦法》規定了市、區教委和學校的職責。明確了市教委負責統籌指導全市學校食堂管理工作。區教委是本區學校食堂管理的責任主體。學校食堂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對學校食堂管理工作負總責。
三是注重制度建設。《辦法》規定了學校要針對食堂管理的各個關鍵環節建立健全包括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培訓管理、晨檢、食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食品加工操作規程、加工經營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潔消毒與維修保養、食品留樣、食品添加劑使用、餐廚廢棄物處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崗位責任、日常檢查、投訴受理等制度體系建設并組織實施。
四是可操作性強。《辦法》從食品采購、儲存、加工、供應、食品安全管理、營養管理、食堂從業人員管理、食堂財務管理等工作作出了具體的規定,解決了學生在校就餐工作學校“該干什么、怎么干”和“該怎么管、管什么”的問題。
三、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對中小學校食堂的管理職責做出了全面明確。
(二)對中小學校食堂管理的基本原則做出了全面明確。
(三)對中小學校食堂的制度體系建設做了全面規范。
(四)對政府部門在學校食堂日常監管和工作機制方面做出了全面明確。
(五)對中小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做了全面規范。
四、下一步如何抓好《辦法》的貫徹落實?
學生在校就餐工作是一項惠及學生的責任工程,惠及千萬家庭的民心工程,必須以嚴格高效的工作標準,扎實有力的工作措施,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印發實施《北京市中小學校食堂管理辦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市教委推進學生在校就餐工作又一次重大決策部署,是進一步加強學生食堂管理的具體實踐,是一項事關學校后勤長遠發展和學生福祉的重要任務,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本市學生在校就餐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一)認真抓好《辦法》的宣傳貫徹
一是把《辦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作為學校后勤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引導各級后勤管理干部和后勤一線的同志充分認清頒發實施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學生在校就餐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把學習貫徹《辦法》作為各級后勤管理干部、校長、園長和后勤員工培訓的重要內容, 引導各級后勤管理干部和后勤員工嚴格按照《辦法》開展工作,推動形成按《辦法》履職、施管的良好局面。三是督促各區教委嚴格按照《辦法》的要求,加強對學校食堂的指導檢查,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學生在校就餐工作作為考核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業績的重要內容,促進學校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不斷提高學校后勤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后勤服務保障水平,努力為中小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二)加強協調聯動, 凝聚各方工作合力
學生在校就餐工作是一個關系學生營養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統工程,涉及教育、市場監管(食藥監)、衛生計生等多個部門的職能,需要加強協同聯動,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一起努力,需要加強統籌協調,整合更多的資源和力量,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夯實齊抓共管的基礎。同時,要把人民群眾和社會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形成學校、家長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網絡。
(三)強化督導檢查,促進工作落實
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式, 定期會同市場監管(食藥監)等部門,圍繞學生飯菜質量與食品安全兩個關鍵環節,深入學校食堂,進行全過程監管,督促指導學校準確把握《辦法》的具體要求,落實到學校食堂日常管理中去,切實推動學生在校就餐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大京事】,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相應關鍵詞】即可獲取北京社保醫保|公積金|居住證|小車搖號|公租房|政府補貼|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