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職成〔2022〕10號
各有關職業學校:
為貫徹國家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績效管理暫行辦法和市教委、市財政局等部門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以及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骨干專業和實訓基地(工程師學院和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中期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22〕10號)要求,市教委、市財政局將對北京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建設單位進行中期績效評價。
一、評價對象與工作安排
評價對象為北京市七所國家“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包括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評價分兩個階段,一是建設單位5月30日前完成校級績效評價,包括組織自評、校級自評報告撰寫及公示、有關材料上傳和報送以及采集表填寫等;二是市教委、市財政局6月30日前完成省級績效評價,包括組織專家線上評價和實地考察、省級評價報告撰寫、上傳和報送等。(附件1)
二、評價方式
(一)建設單位自評
各建設單位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強化自律,把握中期績效評價契機,深入剖析、找準差距,及時查擺并診斷問題。參照評價分類和指標體系,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總分由各項指標得分匯總形成。定量指標得分按照以下方法評定:與任務和績效指標值相比,完成指標值的,記該指標所賦全部分值;未完成指標值的,按照完成值與指標值的比例記分。定性指標得分按照以下方法評定:根據指標完成情況分為達成指標、部分達成并獲得一定效果、未達成且效果較差三檔,分別按照該指標對應分值區間100%—80%(含)、80%—60%(含)、60%—0%合理確定分值。自評結論應在自評報告中體現。
(二)線上評價
市教委、市財政局共同組建專家團隊,按照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以建設單位預設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基礎性評價、主要觀測點為水平性評價,給出評價等級、評價分數和意見建議。
(三)實地考察
市教委、市財政局根據線上評審結果,按照問題導向原則,根據需要組織專家團隊對項目建設單位實地考察復核,指導項目建設,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三、評價分類和指標體系
根據評價的內容側重,分為基礎性評價和水平性評價。建設單位設定的績效目標為基礎性評價,深化改革的主要觀測點為水平性評價。通過縱向和橫向比較,客觀研判、全面評價。
根據建設單位的類型,分為特色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和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對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評價,學校層面的評價分值占比50%,2個專業群的評價分值各占比25%;對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的評價,學校層面的評價分值占比30%,專業群的評價分值占比70%。學校層面和專業群層面有各自的評價指標體系。(見附件2)。
四、評價重點
各建設單位建設中期資金到位和執行情況、任務落實情況、項目管理制度與機制建設、預期產出績效、承擔改革發展任務和發揮引領作用的成果成效等。成果成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響應改革任務部署,緊盯“引領”、強化“支撐”、凸顯“高”、彰顯“強”、體現“特”,支撐國家戰略和首都“四個中心”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社會服務尤其是技術服務成效顯著,具有社會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形成一批引領貢獻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等。
五、評價結果及應用
(一)評價結果
市教委、市財政局根據專家團隊績效評價的建議,確定省級績效評價結果,評價結果采取評分和評級相結合的方式。總分設置為100分,等級劃分為四檔:90(含)—100分為“優”,80(含)—90分為“良”,60(含)—80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
(二)評價結果應用
1.對評價等級為“優”“良”的建設單位,繼續給予建設支持。
2.對評價等級為“中”或出現下列情形的建設單位,限期整改,調減項目經費支持額度,并在建設期滿的終期績效評價結果中予以體現。主要包括:建設進展緩慢,整體進度達不到中期預期目標的 60%的;降低建設目標,減少建設任務或預算的;資金未按建設進度足額到位的,資金使用不符合有關要求的;報送信息失實,比較嚴重的。
3.對評價等級為“差”或出現下列情形的建設單位,中止支持建設,且不得再次申請國家“雙高計劃”。主要包括:學校違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出現重大問題的;偏離國家“雙高計劃”總體目標、社會貢獻度明顯較弱或建設任務達不到中期預期目標的30%的;報送信息嚴重失真,影響惡劣的。
六、建設單位工作要求
(一)國雙高監測平臺填報信息
建設單位對照已備案的建設方案、任務書,按照國雙高績效管理辦法要求、預算安排以及建設實際,如實填報 2021 年度績效數據,有選擇地填寫《基于“雙高績效目標實現貢獻度”信息采集表》《基于“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社會認可度”信息采集表》《基于“地方政府(含舉辦方)重視程度”信息采集表》。
(二)自評報告撰寫和公示
“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按照《XX學校“雙高計劃”中期自評報告參考提綱》(見附件3),撰寫《XX學校“雙高計劃”中期自評報告》(自評報告內容截至2021年底),自評報告須在學校網站顯著位置公示一周(隱匿不宜公開信息)。
(三)績效自評材料上傳
建設單位在5月30日前將《XX學校“雙高計劃”中期自評報告》上傳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監測平臺(http://sg.cutech.edu.cn),同時蓋學校公章報送市教委。
(四)國雙高監測平臺填報要求
1.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杜絕弄虛作假,信息失真,學校要對所有提交材料和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負全責。
2.學校層面信息須全口徑填報,其中包含高水平專業群相關信息。專業群信息僅限于本專業群,取值時段按教育部時間要求。
3.按照項目監測平臺和指標體系相關要求,提供反映建設質量成效的相關典型案例及佐證材料,便于審核認定。
(五)材料提交
各建設單位5月30日前完成建設單位績效自評和自評報告撰寫公示,以及有關材料報送工作。材料具體包括2021年度績效數據表、自評報告、佐證材料以及(非必選)審計報告。除佐證材料只提交電子版外,其它材料在提交電子版同時需提供紙質材料一式兩份。
聯系方式:
王春燕(市教科院,專家咨詢),13611052226
張 蘭(市教委職成處),51994985
劉 濤(市財政局教育處),55592105
電子郵箱:152301044@qq.com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2022年5月27日
“雙高計劃”建設中期績效評價工作安排表
“雙高計劃”中期自評報告參考提綱
北京市“雙高計劃”建設中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大京事】,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相應關鍵詞】即可獲取北京社保醫保|公積金|居住證|小車搖號|公租房|政府補貼|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