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函〔2021〕754號
各區教委、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各中等職業學校,北京市少年宮:
為充分展示學校美育工作成果,不斷強化美育育人功能,著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市教委決定在2022年舉辦北京市第二十五屆學生藝術節(以下簡稱“藝術節”)。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美育實踐活動優質均衡普及開展,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設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積極推動學校美育改革與發展。
二、活動原則
(一)育人為本。堅持“五育”并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將美育融入學校教學和實踐活動全過程,貫穿中小學教育各學段,激發學生創新創造活力,積淀人文底蘊,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
(二)普及均衡。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班級為基礎開展多元化、多層次與時俱進的藝術實踐活動,為各學科有機融合創造展示舞臺,讓所有學生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搭建區、校間的美育工作交流平臺,促進區域美育均衡發展,著重為農村地區學校、學生提供更多藝術實踐,欣賞經典劇目的機會。
(三)特色開放。鼓勵各區、學校提升藝術實踐活動的特色性、開放性和趣味性,引導家庭成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藝術節活動,促進學校、家庭與社會互動互聯,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優勢打造快樂難忘、文化氛圍濃厚的藝術節。
(四)創新引領。鼓勵具有社會責任感,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力量,學校師生創作富有時代精神、符合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的優秀文藝作品。通過優秀節目區域聯合展示、創新活動內容形式、相互觀摩交流等充分發揮藝術節品牌活動的交流平臺作用,促進各學段、各層次相互銜接,引導相鄰區域形成交流常態機制。
三、活動主題
筑夢新時代,陽光下成長
四、組織機構
(一)主辦單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二)承辦單位:北京市少年宮、各區教委
北京市第二十五屆學生藝術節辦公室設在北京市少年宮。
五、活動對象
本市具有正式學籍的中小學(包括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
六、活動安排及要求
本屆藝術節活動時間為2022年1月至12月,活動分為班級、校級、區級、市級四級體系,在開展豐富多彩活動的基礎上,擬于5月中旬組織合唱市級展演(含班級合唱),10月中旬戲劇(曲)市級展演。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辦夏令營及傳統文化展示活動等內容。市級活動的具體時間安排、分組等另行通知。
(一)合唱市級展演
1.校級合唱團
(1)演唱兩首曲目,時間不超過10分鐘,其中一首須為中國作品。
(2)中小學合唱團不使用錄音帶及其他形式的音頻伴奏,伴奏人數不超過5人,指揮和伴奏必須是本校教師或學生;中等職業學校合唱團的指揮和伴奏不做限定。
(3)金帆團除上述要求外,增加現場視唱測試環節(具體辦法另行通知)。
2.班級合唱隊
(1)年級不限,須為普通教學班,人數以自然現狀為準。
(2)演唱兩首曲目,時間不超過8分鐘,其中一首須為中國作品,可加入朗誦。
(3)伴奏統一為鋼琴,可加特色樂器,伴奏人數不超過3人。指揮和伴奏需為本校指導教師或本班學生。
(4)學生需統一著裝。
(二)戲劇(曲)市級展演
1.活動內容包括戲劇展演、優秀劇目展示、戲劇工作坊、經驗交流分享等。
2.戲劇展演包括話劇、兒童音樂劇(歌舞劇)、戲曲、朗誦。
話劇:原創、復排名著經典片段或改編寓言、童話故事等,人數不超過8人,時間不超過12分鐘。
兒童音樂劇(歌舞劇):原創、復排名著經典片段或改編寓言、童話故事,人數不超過12人,時間不超過12分鐘。
戲曲(限京劇):人數為2至20人,時間不超過10分鐘。
朗誦:人數為4至16人(含伴奏),須使用普通話,不得伴舞,時間不超過5分鐘。
(三)夏令營活動及傳統文化展示會
本屆藝術節還將舉辦夏令營及傳統文化展示活動,內容包括到社區等單位公益演出,營地主題展演、交流,探訪歷史遺跡、“非遺”傳承人等。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2021年12月22日
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大京事】,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相應關鍵詞】即可獲取北京社保醫保|公積金|居住證|小車搖號|公租房|政府補貼|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