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歷史非常悠久,畬族擁有非常獨特的民族文化,畬族人善良勇敢。那么關于畬族喜歡喝什么茶,畬族人喝茶有哪些當地的習俗,當地的風俗呢?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鳳凰茶”茶藝表演,正是取材于畬鄉的一個生活習俗:飲蛋茶。
福建屏南縣的甘棠鄉巴地畬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葉臥底,上擱一個完整的生蛋,用滾燙的山泉水澆熟,沏出“艾蛋茶”。每逢村中男人辦大事、干重活,或身有小恙時必飲此茶——艾葉可祛痧解毒避邪氣,蛋可進補,故奉蛋茶又成為迎賓待客的上等禮節。
畬族人民崇尚鳳凰可追溯該民族的產生之時。鳳凰崇拜的遺風一直保留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畬族婦女的頭髻叫“鳳頭髻”,衣飾花紋叫“鳳挑”,花鞋上有“鳳尾紋”,全身裝束叫“鳳凰裝”。而在日常民事活動中,每逢喜慶,畬民總是莊重地在居屋正廳的壁上或梁上貼上“鳳凰來儀”、“鳳凰至此”的字條,或“鳳凰朝陽”的圖畫。所有的這些,都說明了畬族人民已將自己的精神與信仰與鳳凰不可分割地聯結在一起了——而鳳凰正是中華民族所崇尚的真、善、美的象征。
在茶藝表演中用來澆沏的紅蛋叫“鳳凰蛋”。蛋在中國文化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從神話學的角度上看,“蛋”與人類的繁衍有象征同構的關系。在我國許多少數民族的神話中,自然的混沌狀態是一個“宇宙蛋”——一個孕育生命的大子宮。民間中,女子出嫁時,陪嫁的被服箱里塞有煮熟染紅的紅蛋(鳳凰蛋),這與生命的觀念是聯在一起的。
整套茶具分為盆、盞、杯、壺、通、爐等,造型上設計成鳳凰的各種形象與圖案;鳳凰精神品質高潔,故用純銀來精心打造——畬民把銀看作高貴的象征,用它來塑形,很能體現茶藝的審美特征。我們不妨設想一個:一個身著“鳳凰裝”的畬族少女用這樣的茶具將“鳳凰茶”恭奉在貴客面前,不正是應驗著畬民們喜愛的那句著名的吉語:“鳳凰至此”嗎?再設想一下,當客人手捧銀杯輕嗅,蛋香、茶香中交雜著艾葉的苦涼之氣沁入肺腑,不令人心曠神怡嗎?
背景音樂采用了福建屏南地區音協、作曲家丁獻芝先生特地為茶藝表演創作的“銀芽留芳”。該音樂取材廣泛流傳在閩東、連江羅源等地的畬族傳統樂曲,表現喜慶吉祥,與表演相得益彰,和諧一體,情韻盎然,更顯民族特色。
表演共分八個步驟:
1、鳳凰嬉水:這里指淺綠色的艾葉在水中滌洗,艾葉形似鳳凰而取名。
2、鳳盞溜珠:這里指紅蛋在似月芽狀的白銀器皿中滌洗,喻意新的生命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3、丹鳳棲梧:指珠形物呈圓狀在這里指蛋黃,艾葉又似梧桐葉,喻意鳳凰在梧桐樹上棲息。
4、鳳穴求芽:茶壺蓋口喻穴,茶葉喻為芽,這里指茶葉放置于茶壺中,暗喻:鳳求凰。
5、鳳舞銀河:指茶壺的流,瀉出狀象天上的銀河,鳳凰在銀河上翩翩起舞狀。
6、白龍纏鳳:這里指壺的“流”直對“銀通”下瀉時水流的纏繞狀而取名,暗喻二物纏綿之意。
7、鳳凰沐浴:滾燙的大水壺在茶杯上,下瀉澆灌,似淋浴狀,這里暗喻鳳凰在“鳳凰池”中接受大自然的沐浴。
8、金鳳呈祥:“鳳凰茶”泡制完成后所呈現的景象,象一只金色的鳳凰在梧桐樹梢上,白云纏繞金色的太陽,相互映襯,暗喻鳳凰來到人間把幸福、吉祥無私的奉獻給所有熱愛生活的人們。
當我們聽著畬歌,品嘗畬家茶時,定會深切感受到畬家兒女的真情厚意。畬家泡茶有多種講究,多種方式,如“寶塔茶”、“皇帝茶”、“新娘茶”、“合歡茶”、“四大姓氏茶”等等,都可以演澤出美好的“茶藝”及其它藝術作品,只是尚待于我們的開發整理。正如畬歌里唱的那樣:“人情流(留)在碗中央,我郎接茶未在行,也知這茶真好吃,人情盡好水會香”。
小結:畬族人一般都是居住在大山里,畬族人會自己種植茶葉,會有屬于自己民族的茶歌。飲茶不僅僅是當地一個民族的風俗,也是畬族當地人的待客之道。
文章來源: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