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讓我們認識了孔明燈,如今,雖然過了千百年,但是孔明燈這種玩法依然廣為流傳。據(jù)很多朋友反映,孔明燈的制作流程到底是什么樣?為什么那時候的技術(shù)能夠支撐這個神奇的架子?今天,小編帶來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對其步驟的講解,可供大家參考!
第一:材料選擇
任何紙類皆可為制作孔明燈之材料,但以選取質(zhì)料較密、較輕、不易著火之材料為最佳。例如:半透明紙。
第二:設(shè)計構(gòu)想
1、球體之重心位置:盡量避免重心偏離垂直中心線之設(shè)計,勿使在升空過程中,火源燒到球體。
2、外形、美視、表面加工:外形設(shè)計若為不對稱形狀,必須注意到火源與重心位置。
3、球體重量與火源大小:球體之重量與升力有關(guān)而升力之大小決定放火源加熱空氣之溫度高低與球體大小。球體過重與火源過小皆不適宜。
第三:制造程序
1、計算燈體之體積與計算分割展開之尺寸。
2、利用這些展開尺寸以厚紙板切割樣板。
3、利用樣板切割所之蒙皮。
第四:黏合
1、黏合方法有二種:
(a)重疊黏法:黏好后黏合處會凸出球表面。
(b)黏好后黏合處平貼球面。
2、黏合步驟:
(a)先以兩片為單位,加以黏合。
(b)重復(fù)(a)之黏合步驟,直至外形完成。
5、安裝燈源座:以細鐵絲或厚紙板制成底座黏於燈體底部,用鋁箔或較輕之鋁罐制成之燃料桶安裝在底座上。
6、測試其穩(wěn)定度:以吹風機將燈體吹漲,測試其穩(wěn)定度,并檢驗有無破洞。
第五:涂裝、上顏色。
最后來說說升空程序:
孔明燈之制作方法很簡單,但升空時受到場地與天候之影響狻大。風大時易將燈體吹斜而使燈體燒毀,下雨時易將燈體淋濕而無法放飛,因此最好走在無風的時候施放。
1、先將燈體撐開,并於四周與底部系上控制線。
2、填裝燃料。
3、點火后,將進氣口盡量壓低,以減少熱氣流失,但亦不可過低,以免氧氣不足而熄火。同時四周之控制線必須拉直。
4、加熱直至燈體內(nèi)之熱氣溫度足夠后,四周控制線慢慢松開,以維持燈體穩(wěn)定上升,而底部之控制線必須控制燈體上升之速度與高度。
5、球體升空后可以線控制其高度、方向,亦可任其自由飄浮,至此升空完成。
文章來源: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