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北京海淀確診病例行程軌跡發布
11月12日,海淀區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已轉入定點醫院治療。
該病例11月11日下午16點出現頭痛癥狀,晚上22點出現發熱,于12日早上8點20分騎共享單車自行到上地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主動告知與11月11日朝陽區確診病例1、2有時空交集,下午13點40分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海淀區疾控迅速開展復核并啟動流調,晚上20點診斷為確診病例。海淀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開展封控、流調和核酸檢測等工作,現將有關防疫處置情況通報如下:
一、病例情況及主要行程軌跡
病例居住在海淀區馬連洼街道菊園小區25號樓。工作單位北京市圣嘉宸科貿有限公司,地址是海淀區上地東路35號頤泉匯2號樓310。主要活動軌跡:
8日下午17點50分與9名同事乘坐公司車前往朝陽區奧運村屯老二鐵鍋燉餐廳2層柿子園包間聚餐,當日17點至22點與朝陽區確診病例1、2同在該餐廳2層不同包間就餐,該病例就餐期間曾去過2次衛生間,聚餐結束后乘坐網約車回家。9日騎共享單車上下班,上班期間未外出。10日騎共享單車上下班,上班期間未外出。下午17點37分在菊園小區樓下“菊園生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11日騎共享單車上下班,中午11點20分至12點在湘show餐廳就餐。下午17點通過網絡知曉與朝陽區確診病例存在時空交集,該病例與同事均向各自居住的社區居委會主動報備,并自行隔離。
二、疫情處置工作開展情況
海淀區在病例第一次核酸檢測陽性后,根據初步流調情況,于當日下午15時對病例居住小區和辦公場所進行了封閉管理,第一時間落位、落人、落管控。一是快速排查病例密接77人,次密26人,均已落實管控,轉運至集中隔離點或嚴格居家隔離。二是對該病例居住地菊園小區29幢樓所有住戶、小區內的學校、幼兒園等機構人員,以及辦公場所頤泉匯大廈樓宇、公寓內所有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和重點部位環境檢測。至12日23時,累計采集人員樣本6768件、環境樣本615件,除病例家中及工作單位18件環境樣本陽性外,其余人員、環境樣本結果均為陰性。三是由于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防控難度大,針對該病例行程軌跡做以下風險點提示:
10日早6點至12日早8點30分到訪過菊園小區25號樓的人員;10日下午17點至20點30分到訪過菊園小區樓下“菊園生活超市”的人員;10日早8點至12日下午15點到訪過頤泉匯大廈2號樓310的人員;11日上午11點至下午15點30分到訪過頤泉匯大廈湘show餐廳的人員。
請上述相關人員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告并嚴格執行居家管理。
三、下一步措施
一是繼續深入細致開展流調排查。疾控、公安、屬地等聯動,充分借助大數據和智能化手段精準支撐流調工作,加快信息流轉效率,嚴密、精準排查管控密接、次密接人員。
二是加強重點區域群眾生活保障。對涉及點位周邊的居民小區、樓宇、商超、“七小”門店等,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同步啟動封控區域生活服務保障,緊盯封控、管控區域內群眾需求,主動作為,做好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的個性化生活服務,全力做好相關區域內群眾的生活物資保障,滿足群眾就醫用藥需求。三是從嚴從緊抓好社會面防控。
全區所有社區村、公共場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商務樓宇、商超、餐館、酒店等各類室內外公共場所,落實好掃碼登記、體溫檢測、佩戴口罩、“一米線”、清潔消殺、限流錯峰等措施,堅決防范扎堆聚集。加強“雙十一”電商物流防疫,做好貨物外包裝消殺。近期海淀區涉及的芙蓉里小區、富力桃園C區、菊園小區三個確診病例,都能在自身了解風險或自感身體不適時,主動向社區報告,為我們做好防控管理,防止疫情向社會面擴散爭取了時間。
在這里,也請廣大市民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請不要聚餐聚會,佩戴好口罩,撥打120或乘坐非公共交通工具盡早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并告知醫生旅居史,不要自行用藥,不要到沒有資質的診所就醫。封閉、管控區域居家居民應當經常開窗通風,減少隔離期間網購,減少購買非必要生活用品,有效控制和降低不必要的傳播風險,社區工作者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封控、管控區域內居民的生活保障。
最后,再次提醒廣大市民要嚴格落實個人防控責任,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不握手、常通風、少外出、不聚集、不聚餐、不聚會。提高警覺,主動報告相關情況、積極配合流調溯源、嚴格遵守防控措施、堅持做好健康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