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動物博物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5號。博物館共分為三層:地下一層、一層、二層,分別陳列擺放不同動物展廳。
【地下一層】
無脊椎動物展廳——無脊椎動物雖然在物種數量、形態結構、生態習性等方面遠較脊椎動物多樣和復雜,但由于體型小、運動緩慢、生境隱蔽等特點,大多數種類不為人們所了解。本展廳通過展示無脊椎動物中一些代表性類群,如“珊瑚”、“貝殼”、“蚯蚓”、“蜘蛛”等,將多姿多彩的動物標本實物展示給觀眾,讓觀眾對無脊椎動物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動物多樣性與進化展廳——本展廳展示了什么是生物的多樣性,描述了現有生物類群的特點、命名原則和分類體系,解釋了生物的起源,回顧了人們對生物起源的認識和進化論的發展歷史,列舉了支持進化論的古生物、形態學、胚胎學、動物地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并闡述了大陸漂移與動物分布的關系。
【一層】
瀕危動物展廳——地球上大部分動物的瀕危與人類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或是人類直接獵殺了動物;或是使用農藥、殺蟲劑等化學藥品毒害了動物;或是侵犯和破壞了動物的棲息地,改變了棲息地的性質使其不再適合原有動物的生存,導致其瀕危。本展廳要向觀眾展示的是我國特有和珍稀的動物標本,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動物明星,也有我們從未謀面的陌生動物。雖然它們形態各異、姿勢各異、表情各異,但是它們都是地球的主人,它們也有權利享受地球的資源。
鳥類展廳——本展廳首先介紹了鳥類的一些主要特征:為適應飛翔生活,其軀體結構所產生的一系列特化;為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其喙、翼、足所發 生的適應性變化;為成功繁衍后代,所經歷的求偶、筑巢、產卵、孵卵、育雛的繁殖過程。然后,重點展示了我國的特有鳥類、珍稀鳥類和鳥類多樣性;同時,還通 過三個景窗真實再現了濕地、海洋和高原鳥類的生活場景。最后,為觀眾展現鳥類遷徙的壯觀場面,婉轉悅耳的鳥鳴,敘述中國動物地理區劃方面知識,概括我國觀 鳥活動現狀及觀鳥所需的設備。
【二層】
動物與人展廳——地球上大部分動物的瀕危與人類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或是人類直接獵殺了動物;或是使用農藥、殺蟲劑等化學藥品毒害了動物;或是侵犯和破壞了動物的棲息地,
改變了棲息地的性質使其不再適合原有動物的生存,導致其瀕危。本展廳要向觀眾展示的是我國特有和珍稀的動物標本,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動物明星,也有我們從未
謀面的陌生動物。雖然它們形態各異、姿勢各異、表情各異,但是它們都是地球的主人,它們也有權利享受地球的資源。
昆蟲展廳——本展廳突出表現了地球上最繁盛、種數超過100萬種的昆蟲代表性類群。有色澤鮮艷的“會移動的寶石”——甲殼蟲,有多姿多彩的“夜之精靈”——蛾子;有兇 猛的捕食性昆蟲虎甲、螳螂、齒蛉、胡蜂,有溫文爾雅卻致其它動物于死地的寄生蜂、寄生蠅;有偽裝植物枝葉的竹節蟲、螽斯,有善于警戒恐嚇的蠟蟬、蛾子、食 蚜蠅。昆蟲幾乎無處不在,如果想了解昆蟲的多樣性,學習有關昆蟲的知識,就請走進本展廳里仔細體驗吧。
蝴蝶展廳——蝴蝶以其絢麗的色彩、優美的舞姿,贏得了“會飛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等美譽。那么,如何正確區分蝶與蛾?蝴蝶的一生是怎樣度過的?蝴蝶的雌雄之間在 形態上有什么不同嗎?世界的蝴蝶有多少種?中國有哪些受保護的蝴蝶?等等。在這里均能找到答案。而且本展廳還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國的蝴蝶標本15科2200 多種以及各國的國蝶10種,使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出浪漫的蝴蝶谷氣氛,讓觀眾留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