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領域是社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北京市深入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對實現城市碳中和、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推動實現建筑領域碳達峰,除改變能源結構降碳外,對北京市超過10億平方米的城鎮既有建筑進行綠色運維管理,逐步改變“重建設輕運維”的問題,“向管理要節能”,既是建筑節能降碳的現實需求,也是在建筑領域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自2013年起,北京市以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起步探索,深耕十余年,逐步完善公共建筑全能耗數據庫。2023年,公共建筑能效評估分級試點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啟動。2024年3月1日,《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實施,明確“本市建立公共建筑能效分級管理制度”。7月,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評估分級工具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網正式上線,這標志著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管理工作,歷經十余年的探索積累,在全國,率先向公共建筑全能耗能效分級穩步邁進,為全國建筑領域能耗管理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節能態度“被動管”變成了“主動省” 北京市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起步之初的幾年,公共建筑業主大多抱著“被動管理”的心態,等待有關部門對公共建筑能耗進行監督,通過考核,約束公共建筑年度電耗不超過限額。 為了從根本上減少公共建筑能源浪費,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不斷優化能耗管理模式,將“管理式”一步步變成“服務式”和“引導式”。在堅持控制用能紅線的基礎上,通過節能宣傳、專家上門公益服務、大數據監測等方式,改變公共建筑業主及運行管理單位的思維定式,把節能優勢轉化為經濟、生態優勢,鼓勵并推動建筑業主及運行管理單位有意識地主動節能。 自2022年起,專家上門“問診”服務已經連續進行了3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組織專家團隊上門提供公益服務,為建筑節能降耗提出可行性建議。專家團隊在調研西城區某公共建筑時,提出加裝分體機空調,解決加班時段中央空調“大馬拉小車”問題;提出更換外窗、增加密封條措施,解決冬季外窗外墻漏風情況等建議。這些建議簡便易行,可產生顯著的節能成效。 3年來,專家團隊已經累計走訪了100余棟公共建筑。為每棟建筑“一對一”診斷并對癥下藥,還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好經驗梳理形成了公共建筑運行管理“高耗能做法”與“節能好做法”兩張清單,“手把手”支援建筑開展節能運行管理與綠色化改造。以中關村某辦公建筑為例,建筑業主接受了專家團隊建議,通過更換LED燈具、空氣源熱泵系統替代燃氣鍋爐、定時啟停照明與排風系統等方式方法,年平均電耗強度比同類型公共建筑降低36.8%。 管理模式“一條線”優化為“分級制” 北京市探索公共建筑能耗管理的十余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公共建筑和自身比電耗。第二階段公共建筑與同類型建筑比能耗,引入了能耗指標,并同時依據自身電耗與同類公共建筑平均電耗來設定電耗限額,分類實施差別化管理。第三階段在之前探索經驗的基礎上,北京市研究制定了《民用建筑能耗標準》(DB 11/T 1413-2023),嘗試推動由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邁向電、氣、熱全能耗能效分級管理。 前兩個階段采用的管理模式均為劃定一條“能耗線”,讓建筑業主及運行管理單位在使用能源時“心里有數”。雖然“劃線標準”逐步科學化和精細化,但能耗管理的底層邏輯并沒有改變。2023年,北京市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啟動了公共建筑能效分級管理試點工作。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管理模式也正式從“一條線”向“分級制”升級。 北京市能在管理模式上“率先垂范”,是有底氣的。十余年能耗限額管理探索經驗是北京市啟動能效分級管理試點的最大優勢。在這十余年期間,北京市積累了海量的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數據信息,并逐步完善頂層政策體系。《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北京市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暫行辦法》《北京市進一步強化節能實施方案(2024年版)》《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等系列政策法規陸續出臺。其中,《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第二十七條中明確提出本市建立公共建筑能效分級管理制度,并規定了相關法律責任。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管理法治依據更加有力,更有利于相關工作的規范化,進一步提高了公共建筑能耗管理工作的強制力和執行力,進而為提高公共建筑節能工作效率打下基礎。 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如何分級?依據兩個關鍵指標,即:單位建筑面積年度綜合能耗指標引導值和約束值。這兩個指標參照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標準》(DB 11/T 1413-2023)執行,將單位建筑面積實際綜合能耗與這兩個指標進行對比,劃分出公共建筑的五個能效等級。其中,單位建筑面積實際綜合能耗等于引導值或者還低,即為一級能效(最優級);而單位建筑面積實際綜合能耗比約束值的1.8倍還高,則為五級能效。相比以往劃定一條用能紅線,能效分級制度更加適合管理用能特征多元化的公共建筑,可進一步激勵建筑業主及運行管理單位進行能效提升和能源轉型。節能專家團隊成員、清華大學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周浩副研究員說,“五級能效建筑會成為未來專家團隊重點服務調研、走訪的對象。通過調研服務,幫助公共建筑業主找到節能減排潛力點、開展節能運行管理與綠色化改造,以便降低能耗,提升能效水平。”公共建筑能效分級與綠色建筑評級、優秀示范項目申報等相結合,更有助于調動建筑業主及運行管理單位節能降碳改造的積極性。 能效分級“局部試”漸推至“全覆蓋” 今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指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筑,建立建筑能效等級制度。這是首次從中央層面對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此時,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分級工作已經在模式上得到了試點區域項目方的認可。 亦城國際中心是參與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分級試點工作的首批建筑之一。該項目進行供熱及制冷等機電相關系統智能化改造后,以物聯網平臺進行統一的實時管理,輔助物業提升管理水平,物業管理工作量及巡檢頻次降低50%,暖通能源費用降低近百萬元,每年約減少排碳量1000余噸。2023年,它被評定為一級能效建筑。 成為一級能效建筑后,亦城國際中心又從節能意識、能源管理能力進一步降耗減排。通過開展能源管理培訓、將節能目標納入項目管理人員績效等方式,把常態節能落到實處。2024年,該建筑再次被評級為一級能效。 繼2023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局部試點效果良好后,今年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分級工作在市域全面鋪開。區域雖然擴大了,工作仍按照試點先行的原則開展,循序漸進推進公共建筑能效分級。 政府垂范,國企先行。今年,市區黨政機關大型辦公建筑、國有企業所有權大型公共建筑均被納入能效分級試點之列。此外,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繼續夯實開展能效分級工作的政策底座,《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分級管理辦法》和北京市能效示范公共建筑評價辦法等將陸續出臺。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還在官方網站上線了公共建筑能效分級工具,鼓勵所有公共建筑業主主動填報、自行評定,使公共建筑業主更加精確地了解建筑運行能耗、等級結果,以此指導建筑下一步運行管理或節能改造,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能效分級線上小工具使用指南 ■ 方法一 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官網的首頁,找到“工程建設”進入,再點擊“建筑節能與建材管理”欄目,左側可找到“公共建筑能效評估分級工具”。 ■ 方法二 http://nxfj.zjw.beijing.gov.cn:86/projectapp/ggjznh/index.html#/ 登錄網站進入工具后,您只需填寫建筑類型、建筑面積、年度建筑能耗(包括電耗、氣耗、熱耗)等數據,系統將自動計算出能效分級結果,同時還提供分級結果報告及過程計算書下載等功能。文章來源于:{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相關推薦: 北京市射擊運動技術學校關于2025年二級運動班招生擬錄取人員公示
根據《北京市射擊運動技術學校2025年二級招生工作方案》,經過自主報名、資格審查、專項考核、綜合體能測試等程序,經學校研究決定,現將擬錄取人員進行公示: 一、擬錄取人員 詳見附件《北京市射擊運動技術學校2025年二級班招生擬錄取人員名單》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