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聯合召開2024年一季度北京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燕南介紹了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并與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卞晶一同回答了記者提問,以下為答記者問內容。
北京日報記者:剛才發言人通報了一季度北京經濟的主要數據,請問如何評價一季度經濟的整體形勢呢?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從剛才通報的數據來看,一季度北京經濟保持了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首先和大家看幾個主要的宏觀指標。第一個指標是經濟增長,一季度北京GDP增長了6%,這個速度和上年全年相比提高了0.8個百分點。第二個指標是就業,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是4.2%,比上年同期是回落的,反映出就業形勢比較穩定。第三個指標是價格,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了0.2%,延續了溫和上漲的態勢。第四個指標是收入,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5.2%。所以綜合這幾個主要的宏觀指標,可以反映出經濟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態勢。
在回升向好的背后,一方面來自于我們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進一步發揮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北京經濟比較強的韌性和潛力,同時經濟的內生動能也是在持續地釋放。
從一季度北京經濟運行的情況來看,有三個特點比較突出,可以用“三個增強”來概括。
第一個增強,就是回升的勢頭在增強。主要表現為生產和需求領域都在進一步好轉。我們先看生產領域,一季度的農業總產值增長了3%,這個速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9個百分點。剛才也通報了瓜果,還有禽蛋的產量,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7.5%,這個速度和前兩年相比應該說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7.5%的增速比今年1-2月提高了1.1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提高7.1個百分點。在北京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21個行業實現了增長,特別是電子、汽車、電力這幾個行業貢獻比較突出。服務業增加值增長了5.8%,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業在持續支撐帶動,這兩個行業對于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接近八成。這個是生產領域的情況。
再來看需求領域,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3.6%,這是比較快的增速,而且投資主要來自于有效投資的帶動,有效投資里面,反映實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裝工程投資,還有反映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這兩項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合計達到了54.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9個百分點。市場消費在繼續恢復,一季度市場總消費額增長了5.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個百分點。今年大家都能感受到,文旅消費需求非常旺盛,假日消費非?;鸨?,帶動服務性消費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中,和升級類消費相關的,像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的商品零售額都實現比較快的增長,新能源汽車的零售額增長了18.9%。
這是第一個增強,回升的勢頭在增強。
第二個增強,是回升的活力在增強,這其中主要是我們的政策措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個表現是持續釋放有效需求來提振市場信心。今年北京繼續豐富市場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持續推動商圈的升級改造,啟動了京津冀消費季活動,大力促進文旅消費。從我們統計的數據來看,1-2月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收入實現了成倍的增長,旅客周轉量大幅增長,鄉村休閑旅游也是比較活躍。第二個表現就是持續地優化營商環境來激發企業活力。在經濟恢復回升的過程當中,企業的生產經營在進一步好轉,1-2月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企業的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增長,而且企業的收入利潤率和去年同期相比也都在提高。第三個表現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來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前面說到我們的就業形勢比較穩定,居民收入在穩步增加,同時也在持續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教育和衛生等社會領域的投資合計增長了9.4%,居住類更新投資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帶動下增速超過了50%。
這是第二個增強,就是回升的活力在增強。
第三個增強是回升的動能在增強,主要表現為新興領域加快發展。第一個表現是研發創新還是比較活躍的,1-2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的研發費用支出增長了6.2%,比上年全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工業和科技服務業的研發費用支出都是超過10%的增長。第二個表現就是新產業在加快發展。一季度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了8.7%,其中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了12.2%。在工業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增速達到12%,比工業的平均水平要高4.5個百分點。在服務業當中,高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速也是快于服務業的平均水平。再有就是剛才在通報投資數據的時候,大家應該也看到了,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還是保持快速的增長,增速超過30%。這個就是新產業的活力,我們都能夠看到,新興產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第三個表現就是新業態、新模式在加快成長。在限額以上超市、便利店、倉儲會員店等業態當中的即時零售規模,還有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額都有兩位數的增速,特別是其中的文化體育、旅游服務平臺的交易額增速超過了40%。
通過以上這些數據情況,這三個增強都反映出一季度北京經濟在持續地回升向好。但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經濟運行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壓力,主要是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多變,國內正處于結構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北京經濟在恢復發展的過程當中也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差異,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所以還是需要進一步釋放政策的效能,要繼續改善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來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
央廣網記者:我們注意到一季度就業和居民收入指標均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請問如何解讀這一變化?預計下一階段就業和居民收入將呈現什么樣的趨勢?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一季度,北京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實現良好開局,對就業市場平穩運行形成了有效的支撐。同時,今年以來,北京通過摸準需求、密集招聘和組織對接,不斷提高就業服務的有效性和精準性,比如陸續舉辦“春風行動”、“春暖農民工”、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一系列促就業活動,推出京津冀區域聯盟、訪企問需、特色專場招聘等舉措,著力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新增就業者的求職壓力。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北京就業市場總體運行穩定。從數據看,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2%,較上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1月為4.1%,2月、3月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小幅上升至4.3%,但均低于上年同期。在就業穩定的基礎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穩步增長,特別是工資性收入繼續發揮增長“主引擎”作用,拉動居民收入增長4.2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81.0%。
除了就業的支撐作用,政策性因素對居民收入的拉動也比較突出。今年,北京繼續優化社會保障服務,于1月1日起正式實施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發放方式,進一步減輕醫保參保人員醫療費用負擔,保障就業困難人員的保險權益。尤其在促進農村居民增收方面,北京持續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大力推動閑置農宅盤活利用等。在這些政策的帶動下,一季度居民轉移凈收入同比增長3.3%,增速均高于上年各個季度水平;財產凈收入由降轉升,同比增長2.5%。從城鄉居民收入看,農村居民收入一季度同比增長7.1%,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1個百分點。
下一階段,從經濟運行基本面看,預計全市經濟仍會延續恢復向好發展態勢,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將為穩就業、促增收提供堅實支撐。從政策情況看,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上半年,北京將推出穩定全市國有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促進青年群體就業創業的10項專項行動等系列促就業政策,都將為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創造有利條件。預計上半年北京就業市場和居民收入仍將保持穩步發展態勢。
新京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一季度CPI同比增長了0.2%,想問一下怎么看待這個表現,對于下階段的表現有何預判?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一季度,北京消費市場商品和服務供應充足,物流運輸暢通,保供穩價措施有力,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呈溫和上漲態勢。從走勢看,月度同比指數先升后降,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特征。1月份,受雨雪天氣等季節性因素影響,CPI同比下降0.4%;2月份,春節因素帶動作用顯著增強,CPI明顯回升,同比上漲0.9%;3月份在食品及服務價格季節性回落帶動下,CPI漲幅回落,同比持平。
從主要類別看,一是食品價格保持降勢。春節期間,北京市政府不斷加大保供穩價工作力度,一季度食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同比下降4.6%。其中,豬肉價格受生豬市場供應充足、春節后消費需求逐漸減弱等影響,一季度同比下降8.2%。雞蛋供應穩定,蛋雞存欄量相對較高,價格環比降幅不斷擴大,一季度同比下降7.1%。鮮菜價格先漲后降,1、2月份,受低溫雨雪天氣疊加春節消費需求增加影響,環比均上漲;3月份天氣轉暖,南方產區鮮菜上市量增加,價格呈季節性下降。一季度同比下降2.8%,總體低于上年同期。
二是工業消費品價格總體平穩。一季度,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下降0.1%。在我市多個區發放汽車消費券的拉動下,汽車價格下行,新能源小汽車、燃油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1.7%和5.8%。市商務局上線“京彩綠色消費券”,帶動部分家電價格下降,一季度電冰箱、空調、洗衣機價格同比降幅在0.9%-4.7%之間。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相關類別價格上漲,一季度汽油、柴油價格同比均上漲0.9%。國際市場金價波動上行,帶動金飾品價格高位運行,一季度同比上漲16.8%。在促消費政策的下拉和國際市場傳導的上拉綜合作用下,工業消費品價格保持平穩。
三是服務價格有所上漲。一季度,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年同期擴大0.7個百分點。旅游出行市場延續上年熱度,需求持續釋放,飛機票、旅行社收費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7%和27.8%。居民服務類價格小幅回升,家庭服務、教育服務和養老服務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4%、1.2%和1.1%。房屋租賃市場總體穩定,房租價格同比上漲0.1%。
下階段,五一、端午假期即將到來,旅游出行、房屋租賃市場進入消費旺季,服務價格存在一定上漲壓力。但我市商品市場供應形勢較好,近期主要食品價格監測顯示,鮮菜、豬肉價格小幅下降,雞蛋價格較為平穩,食品價格預計將保持穩定。綜合來看,北京CPI延續溫和上漲走勢的基礎比較穩固。
經濟日報記者:今年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北京也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目標,請問北京在科技創新、新興產業和新興領域等方面目前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新質生產力確實是今年的一個熱詞,在年初召開的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上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起主導作用,要通過科技創新來帶動產業創新,所以我想結合統計部門的一些數據,簡要介紹一下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發展的情況。
第一個科技創新的情況。剛才其實在回答前面問題的時候也提到,關于研發創新,應該說北京的創新資源非常豐富,近些年也一直在增強創新驅動力,全市研發投入強度2019年以來一直保持在6%以上。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企業的研發創新仍然保持活躍,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1-2月份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支出增長6.2%,比上年全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像汽車制造業、電子制造業、軟件業和醫藥研發服務業增長都比較快。這是企業研發投入方面的情況。
從企業的研發產出來看,中關村示范區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速超過20%,技術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9%。同時在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過程當中,“三城一區”主平臺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三城一區”內大中型重點企業的研發費用支出增長了7.1%,這個速度比總體水平要高了0.9個百分點?!叭且粎^”內的企業研發費用支出占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支出的比重超過了七成。這是科技創新的情況。
第二個,簡要介紹一下相關產業的發展情況。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加快發展,剛才也提到一季度,在工業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對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六成。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產業都有一個比較快的增長。在服務業當中,“專精特新”企業的收入增速也要明顯快于服務業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高技術產業的投資在快速增長,在高技術產業投資當中,我們看到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超過了八成。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在信息服務領域項目的帶動下,也實現了一個比較快的增長。
這就是目前北京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發展的一些情況。
應該說,北京發展新質生產力有比較良好的基礎和條件,需要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充分發揮首都優勢,通過科技創新來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此一方面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同時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謝謝!
法治日報記者:我想請問一下,目前已經進入到第二季度,發言人對北京上半年整體的經濟走勢有怎樣的判斷呢?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和往常一樣,咱們在預判北京經濟走勢的時候,先來看北京經濟所處的國際國內大的發展環境。
先來看全球經濟,4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在這個報告里面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3.2%,這個預期比1月份上調了0.1個百分點,和2023年全年的預期相比是持平的,反映出全球經濟還是保持了一定的韌性。同時這份報告里也指出,各國經濟分化非常嚴重,全球經濟在恢復的過程當中,還面臨著很多的風險和挑戰。這是全球經濟的情況。
再來看我國經濟,前天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全國的數據,反映出全國經濟也是保持了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很多機構也上調了對今年我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這是北京經濟發展所處的大的國際國內環境。
從北京經濟自身來看,通過剛才通報的數據,還有介紹的一些更多的情況,可以看到北京今年經濟的開局和全國大的趨勢是一致的,回升向好、開局良好。這個背后一方面是來自于強大的政策,還有經濟自身韌性的支撐;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比較強的內生動能和活力。這些為下階段北京經濟回升向好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國家在發布一季度數據的時候,也預計下階段全國經濟將繼續恢復向好。這個對于北京經濟發展來講,可以說是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大的環境。同時,隨著已有和新出臺的政策措施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將更好地激發市場需求,提振市場信心,也會進一步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好轉。這些為宏觀經濟的運行,應該說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微觀基礎。另一方面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會進一步增強北京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所以預計下階段北京經濟將繼續恢復向好。
鳳凰衛視記者:今年北京市出臺了許多提振消費的政策,我們也感受到北京文化和旅游等市場在持續恢復,想請卞晶副總隊長介紹一下,北京居民在相關領域的消費情況?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今年以來,北京持續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促進消費提質升級。一季度,尤其是春節期間,居民外出就餐、旅游出行、文化娛樂等服務性消費持續活躍,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2.0%,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0.0個百分點,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從相關領域看:
一是居民餐飲消費明顯回暖。2月22日,“2024年京津冀消費季”正式啟動,圍繞餐飲消費、假日消費等14個主題開展貫穿全年的消費活動,非遺精品、地方美食、招牌老字號、新消費品牌等創新不斷,有效刺激居民接觸性消費,外出就餐需求快速釋放。一季度,居民人均在外飲食支出同比增長34.1%。
二是文化消費激發消費新活力。今年,北京推出“大戲看北京”等文化活動,聚焦公共文化和演出,打造服務消費增長點,助推居民文化娛樂消費加速回暖。一季度,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同比增長74.6%,其中電影、話劇、演出票支出同比增長42.9%。
三是旅游熱度持續提升。北京結合“2024消費促進年”活動,積極創新消費場景,推出“歡樂春節 暢享京城”等旅游主題活動,開展“冰雪過大年”“京郊過大年”等特色節慶活動,居民出游熱度不斷攀升。一季度,居民人均團體旅游支出同比增長1.6倍,景點門票、旅游住宿費、交通、汽油支出同比增速在24.8%-62.3%之間。
總體上看,一季度居民餐飲、文娛、旅游等服務消費領域表現較好。接下來,在“政策+活動”雙輪驅動下,居民相關領域消費仍將呈現恢復向好的發展態勢。
?來源:北京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