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體產業字〔2024〕10號
各區體育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燕山體育運動中心:
現將《2024年北京市體育產業與行業管理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做好本區域內體育產業與行業管理工作。
北京市體育局
2024年3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4年北京市體育產業與行業管理工作要點
根據2024年首都體育工作目標任務,北京體育產業與市場管理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持續釋放體育消費市場活力,推進產業融合,規范行業管理,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實做好體育產業與行業管理工作,助力北京“兩區”建設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一、優化政策,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一)積極推動政策落實。持續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落地見效,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任務實施。持續做好體育產業政策調查研究工作,重點開展北京市賽事經濟研究及評估,充分發揮高水平賽事引領帶動作用,提升“雙奧北京”城市活力。
(二)服務企業健康發展。依托服務包等工作機制,持續加強體育重點企業走訪,優化對接服務。組織體育產業招商活動,積極搭建企銀交流平臺。用好“京彩體育貸”等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做好年度體育產業基地建設和管理,引導優化產業布局。培育體育龍頭企業,發揮體育產業集聚效應。實施職業體育俱樂部獎勵政策,鼓勵職業體育俱樂部良性發展。
(三)夯實產業統計基礎。加強體育產業機構名錄調查統計,完善體育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做好體育產業領域重點數據動態監測分析。開展年度居民體育消費調查,把握消費發展趨勢,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和依據。
二、發揮優勢,持續釋放消費活力
(四)辦好第五屆“8·8”北京體育消費節。繼續為經營者和消費者搭建互動平臺,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賽事和促消費活動,將“8·8”北京體育消費節打造成國內知名品牌,引領體育消費發展。
(五)著力發展賽事經濟。依托賽事主體資源優勢,培育北京本土體育展示、接待服務、電視轉播、媒體服務等體育賽事周邊“專精特尖”服務企業,形成體育賽事產業聚集效應。努力培育壯大賽事新型消費,深入挖掘和提升體育賽事附加值,推動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
(六)助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大力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研制保障政策等工作機制,有序推進各項工作。舉辦2024—2025北京冰雪運動消費季活動,激發大眾冰雪運動熱情,提升北京城市體育影響力,推動全市冰雪消費持續發展。
三、區域協同,不斷深化產業融合
(七)加快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開展年度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征集評選,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編發《北京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宣傳冊。打造首鋼園、五棵松、新工體等10個以體育為特色和牽引的商圈,推進體商文旅融合發展。
(八)支持體育會展業加快發展。辦好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展,努力提升參展商國際化率、行業龍頭企業比例、一年期簽約執行金額等指標,推動舉辦國際體育(北京)嘉年華、斯邁夫國際體育產業展等會展,為企業交流合作提供平臺。
(九)促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要求,舉辦2024年京津冀體育產業大會、第四屆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活動,進一步推動京張、京津冀優質體育資源共享,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四、規范管理,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十)抓好預付消費監管。落實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體育行業預付式消費領域資金監管實施細則,推廣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推動預付式消費資金納入銀行專用賬戶監管。推動體育行業預付費規范治理納入“每月一題”,制定“一方案、三清單”,協調推動解決預付費退費難題。
(十一)加大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力度。推進體育培訓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創新和加強體育培訓機構事中監管,提高監管效能。落實國家及本市“雙減”文件精神,加大對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監管力度,提升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服務質量。
(十二)開展經營單位信用評價。為進一步落實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按照《北京市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信用評價辦法(修訂)》文件精神,開展2024年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信用評價工作,根據評價結果對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
五、嚴抓安全生產,全力保障行業發展
(十三)強化行業安全監管。鞏固深化全市體育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和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成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切實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突出高危險性體育運動項目經營以及其他重點領域,進一步夯實監管責任,進一步壓實體育經營單位主體責任。
(十四)開展高風險領域專項治理。完善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危化品安全使用管理規范,以“企安安”使用為抓手,加強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堅決防范和遏制體育行業重特大事故。組織開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檢查評估,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創建活動。組織開展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行政許可檢查,著重在高危險性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和體育培訓機構推行安全生產責任險。
(十五)持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機制。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原則,依據《北京市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分工規定》,進一步強化職責分工,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組織開展體育行業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活動,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宣傳貫徹;建立健全定期會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開展聯合督導檢查、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的常態化機制;結合行業領域特點針對性強化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
?來源:北京市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