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對全市13個涉農區的全面調查,2023年北京市夏糧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如下:
全市夏糧播種面積37.5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10.2萬畝,同比增長37.2%;其中,我市夏糧最主要品種冬小麥播種面積36.8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10.4萬畝,同比增長39.3%。
全市夏糧單位面積產量357.3公斤/畝,比上年同期增加7.2公斤/畝,同比略增2.0%。其中冬小麥單位面積產量358.6公斤/畝,比上年同期增加5.7公斤/畝,同比略增1.6%。
全市夏糧總產量13.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8萬噸,同比增長40.0%;其中冬小麥總產量13.2萬噸,比上年增加3.9萬噸,同比增長41.6%。
關于夏糧面積、產量調查制度和方法的說明
全市夏糧總產量為13個涉農區夏糧產量的總和。
(一)調查方法
糧食面積調查采取基于遙感測量技術的全面調查方法,調查對象為北京市轄區內所有播種糧食作物的地塊。
糧食產量統計調查采取主要品種抽樣調查、小品種全面統計相結合的方法,調查對象包括地塊和經營單位。
抽樣調查的主要糧食品種為冬小麥,通過以全市為總體抽選具有代表性的村和地塊開展調查。糧食產量抽樣調查由播種面積和單位面積產量抽樣調查組成。播種面積調查利用遙感影像、采取空間信息技術全面調查所有播種糧食的地塊,在調查時點上對地塊內所有農作物進行清查,從而得到主要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調查通過采用實割實測的方法,推算各主要糧食品種的單位面積產量。播種面積與單位面積產量相乘得到總產量。
(二)調查樣本
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抽樣調查在全市抽取的抽樣村中的調查地塊中進行,全市共抽取40個樣本村、218個自然地塊,每個自然地塊中再按照要求抽選5個10平方尺的小樣方,通過對樣方內糧食作物進行實割實測,推算得出全市冬小麥平均單產水平。在調查時節,由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的各基層調查隊(區統計局)調查人員和輔助調查員開展調查。
(三)測產方法
主要糧食品種單位面積產量調查采用實割實測的方法取得。按照《農林牧漁業統計報表制度》,在糧食作物收獲前,各調查村中的基層調查員在播種面積調查樣本的基礎上對相應糧食品種種植地塊逐塊進行踏田估產、排隊,抽選一定數量樣本地塊做出標記;待收獲時各縣級調查員或者輔助調查員在抽中樣本地塊上進行放樣,割取樣本,再通過脫粒、晾曬、測水雜、稱重、核定割拉打損失等環節,計算出地塊單產。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根據抽中樣本地塊單產推算全市平均單位面積產量。
?來源:北京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