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經信發〔2023〕17號
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做強做優,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關于落實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措施》,現予以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2023年5月12日
關于落實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措施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及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就進一步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做強做優,提升科技創新、產業帶動、服務保障能力,助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推首都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制定以下措施。
一、提升生產能力
鼓勵各區統籌建設區域性農產品加工“共享工廠”,可由具備條件的鄉鎮或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設,分時租賃給本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企業開展本地農產品加工。支持預制菜加工企業在設施蔬菜生產地就近建設大型蔬菜加工基地或凈菜加工中心,對符合農業領域貸款貼息政策要求的給予一定比例的貸款貼息,助力蔬菜生產經營企業實現減損增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各涉農區政府)
二、降低經營成本
通過中小企業服務券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購買服務和產品,以“集采降價和財政補貼”的方式,降低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降低融資成本,對在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登記的2023年1月1日以后簽訂貸款合同并放款的農產品加工業中小企業“首次貸款”業務,給予1個點的貼息或擔保費用補助。(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三、推進品牌建設
深入推進“北京優農”品牌目錄制度建設,支持預制菜產品申報“北京優農”品牌。在全市范圍內評選預制菜十強企業,宣傳推廣預制菜產品品牌。引進和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效應的骨干企業,引導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企業、農戶等共創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建立北京農業品牌矩陣,提升北京農業品牌的影響力。(市農業農村局)
四、助力市場開拓
依托平臺企業資源,支持各區采用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傳播途徑,對特色農產品、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各區區域化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旅游等一二三產融合品牌進行宣傳推廣,加速農產品品牌銷售轉化,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支持預制菜企業與大型電商企業合作,開展品牌推廣、廣告宣傳等活動。用好各種平臺,上架更多優質特色農產品。通過中國青海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等大型活動交流平臺,為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搭建展示平臺,充分展示鄉村振興產業成果,拓展產銷對接渠道,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水平。(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各涉農區政府)
五、加強人員培訓
構建“互聯網+助農培訓”工作機制。支持各區利用平臺企業資源,開展農文旅產業宣傳推廣和農產品線上銷售運營等培訓,增強農業從業人員的新媒體運營能力、網絡營銷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依托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導師培訓機制,加大對高素質農民、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的培育力度。(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涉農區政府)
六、緩解用工難題
依托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線上平臺、“京津冀人才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合作服務商,組織開展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招聘活動。鼓勵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合作服務商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京通”小程序上架質優價廉的人才招聘服務產品,緩解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用工難問題。(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七、支持創業創新
支持以企業為主體開展預制化關鍵核心技術的產學研聯合攻關及技術轉化。支持建設預制菜肴加工技術產學研創新體系,提升預制菜肴研發和相關裝備研制能力。對符合條件的創業創新類農業項目,通過農業科技項目資金給予支持。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創業致富領頭人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了解新產品新技術。(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各涉農區政府)
八、營造良好環境
各區圍繞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關切的人才落戶、政府資金、金融信貸、新建及改擴建等政策,進行重點解讀和宣貫,引導企業知曉政策、用好政策。對符合相關政策的項目,提高辦事效率,不得層層加碼,為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各涉農區政府)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網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大京事】,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相應關鍵詞】即可獲取北京社保醫保|公積金|居住證|小車搖號|公租房|政府補貼|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