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雄安體育中心什么時候開業?
預計3月30日正式投用。
山水為印,篆刻出東方美學
雄安體育中心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北部,是雄安新區的地標性建筑之一。項目總占地面積約520畝,由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三座甲級建筑,以及多個項目的室外運動場地、戶外健身步道等等配套設施組成。“一場兩館”作為雄安體育中心的主體,將方圓幾何造型與東方寫意留白相融合,側看成“山”、俯瞰落“印”,宛若三枚“山水印章”,以東方美學的獨有方式篆刻于雄安城市畫卷上。場館外立面的屋檐逐層出挑,遠眺似山水畫中的暈染,近觀則呈現疏密有致的高級感,實現建筑功能與美學的剛柔并濟。三座主體的建筑外圍,設計了三處高低錯落的空中環廊,既是觀賽長廊,又能引導視線延伸至外部自然景觀,打破建筑內外的界限,形成“人在景中,景在城中”的互動體驗。
未來已來,揭秘場館科技感
從基礎施工到鋼結構封頂,從幕墻完工到智能系統調試,雄安體育中心從無到有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建設者的智慧與科技的創新。作為國內首創,“輪輻式張弦鋁合金網殼”屋頂體系,融合單層網殼與索承張拉技術,以輕盈之姿承載萬鈞之力。4700噸鋼結構屋蓋整體吊升,施工時在地面組裝完成,56小時毫米級精準落位,刷新國內體育場館施工紀錄。
同為國內首創的“漣漪懸索網格結構”,結合了懸索、網格與新型材料技術,不僅實現了大跨度空間的覆蓋,還以獨特的形態,呼應了雄安新區的生態理念,令建筑外觀宛如靈動的水波,頗具東方美學。以數字孿生為核心開創性應用的“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貫穿于整個設計、施工及運維全過程。通過國內首個5G+WiFi全覆蓋,支持8K直播、AR導航,物聯網監測系統的運用,2000余個傳感器實時追蹤建筑健康狀態。誤差小于2毫米的裝配式預制率達80%以上,工期縮短30%。
此外還有智能吊點矩陣監測系統、下沉式地熱整合系統、自然通風系統等等。正是以上這些舉不勝舉的創新元素,讓雄安體育中心成為科技與美學交融的“未來體育建筑群”。在生態設計方面,雄安體育中心同樣秉承了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打造“雄安樣本”的思路。作為雄安首個近零能耗場館,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40%,年節水逾10萬噸。全域海綿城市系統實現雨水100%回用,聯通白洋淀水系形成生態廊道,生物多樣性提升60%,真正踐行“人與自然共生”理念。
人民之城,雄安上新為人民
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八年來,始終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繡花功夫”精心謀劃構筑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這一理念也深刻貫徹于雄安體育中心的建設。早在規劃伊始,雄安體育中心便確立雙重定位。一方面,作為雄安新區重要的體育活動配套建筑群,這里要具備承接高規格國際賽事、演出活動、會議會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作為一座面向全城人民的綜合性體育公園,亦要滿足市民健身鍛煉、休閑放松、購物消費、家庭聚會等各類人群、全年齡段的多樣需求。正是因此,今天的雄安體育中心,才能成為新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和公共服務設施,對服務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完善雄安新區的整體配套,起到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樣的理念,也體現在場館的每一處細節當中。比如,體育館配備的可伸縮式看臺座椅系統,總承載量超2800座,通過模塊化組合快速切換多種場景模式,滿足不同比賽及演出需求,且每個座椅旁均有出風口,保證場館空氣流通良好,加之觀眾席配備的360°全景沉浸觀賽系統,雙層4K
LED環屏等,諸多人性化的設計,即使是老年和兒童觀眾久坐,依然不會感覺枯燥乏累。
從全場館覆蓋的無障礙通道、電梯、衛生間及殘障人士專屬觀賽席位,到親子活力空間配備的攀巖墻、滑板U型池、設置AR互動沙盤與體能挑戰賽道,再到
AI定制銀發族健身課程、點亮夜跑者詩意的星空跑道……每一處細節,都在踐行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初心。主場館外,南側還專門規劃開辟出“1741能量街區”,從酒吧餐吧到品牌火鍋,從創意潮玩到密室逃脫,盡顯7×24小時不間斷的時尚活力生態,構建“賽事+消費+社交”復合場景,滿足市民日常從文體休閑到餐飲娛樂的整體一站式需求。可以預見,融合了這些科技賦能與人文理念的雄安體育中心,將成為雄安新區的城市新地標。
2025年北京石景山消費券發放時間:3月28日到5月8日 具體領取時間及使用規則 發放對象:消費券僅面向北京市內實名認證用戶,用戶需在領券、用券時允許抖音APP使用手機定位權限,且領券、用券時定位處于北京市。 1.同一用戶(同一平臺帳號、手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