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清明”假期開放公告
各位觀眾:
為滿足廣大觀眾的假期文化需求,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2024年“清明”期間開放時間安排如下:
1.2024年4月4日至2024年4月6日(周四至周六)正常開放。
2.參觀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館)。
3.“清明”期間我館實行全員實名預約參觀機制(分時段)。您可至多提前7日進行預約(70周歲以上老年人、現役軍人、殘障人士等,可憑相關證件,至我館東南門票務中心由工作人員協助辦理入館)。
4.預約流程:關注“中國工美館 中國非遺館”公眾號,點擊左下角“參觀-我要觀展-個人參觀”進入預約頁面,選擇入館時間,并輸入身份信息,生成預約二維碼,即預約成功。
5.參觀當日,須攜帶本人預約時所使用的有效證件或預約二維碼按照預約時段經安檢入館參觀,請您合理規劃行程。
6.為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參觀環境,入館時請您排隊并配合進行身份核錄,入館后請勿大聲喧嘩,文明觀展。
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2024年3月29日
2024北京市博物館清明節展覽推薦
?“歷史之遇——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交流展”
展覽時間:2024年1月12日至4月11日
展覽地點:午門正殿展廳舉辦。
地處亞洲大陸東西兩端的中國與西亞自古相識。從史前時代開始,兩地農牧與手工業的互通,藝術與文化的互鑒,典藏于史集,融匯于生活。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共建了絲綢之路的輝煌,帶動了亞歐大陸文明的共同繁榮。展覽分“東西輝映”和“大路相連”兩個單元。“東西輝映”單元,通過文獻展示中國與西亞相遇相知的歷史,用文物展示中華文明的起源及其“禮序乾坤,樂和天地”的基本特質,揭開文明交流的歷史序幕。“大路相連”單元,以使者、冶金、玻璃、絲綢、家具、青花瓷六個板塊,呈現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在技術、藝術、文化與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互鑒,講述絲綢之路上的中國故事,展示中華文明包容、創新的文化特質。
展品以故宮博物院典藏為基礎,匯集大同市博物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東莞市博物館、合浦縣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伊朗國家博物館共10家國內外考古文博機構的代表性藏品及圖片,總數達266件(組)。展品年代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涵蓋青銅、金銀、玉石、玻璃、陶瓷、織物、家具、雕塑等門類。其中,河南鄭州雙槐樹遺址出土仰韶文化牙雕家蠶、廣東南越王墓出土西漢銀盒、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唐代刻花藍色玻璃盤、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唐代騎士紋錦、故宮博物院藏商代青銅龍首刀、清乾隆剔紅漆盆玉石葡萄盆景、伊朗國家博物館藏青花海水白龍紋天球瓶等眾多精美文物值得關注。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華展”
展覽時間:2024年1月12日至4月11日
展覽地點:午門東雁翅樓展廳舉辦。
伊朗地處西亞,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史前文化可追溯到數十萬年前,先后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亞王朝、薩珊王朝等在世界上均具有廣泛的影響。在中國史籍中,西漢時稱其為“安息”,南北朝之后稱“波斯”。作為東西方交流的必經之地,伊朗藝術融匯了不同族群的文化元素,在諸多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影響了歐亞大陸的諸多國家和地區。
展覽分“包容之美”“東西相通”兩個單元,薈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館收藏的216件文物。從宮殿建筑到居室家具,從殿堂珍品到日常用器,從繪畫藝術到文字書寫,通過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屬、書法、繪畫等各類文物,展現古代伊朗藝術的不朽魅力,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鑒之中留下的輝煌壯美的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