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殘奧會比賽項目科普
?殘奧冰球(1個):
比賽項目:殘奧冰球混合團體
項目介紹:冬殘奧會的殘奧冰球混合團體項目相當于奧運會中的冰球項目。參加這項運動的都是下肢殘疾的運動員。比賽時,雙方上場隊員各6人,比賽分三局進行,每局15分鐘,中間休息15分鐘,進一球得1分,得分多者為勝。他們用冰橇代替冰鞋,球桿較尖的一端用來推行冰橇,用像船槳的一端擊打冰球。
項目描述:索契2014年冬季殘奧會設殘奧冰球混合團體項目,設金牌1枚。比賽分兩組預賽,每組前兩名進入半決賽,半決賽獲勝隊進入決賽,獲勝者獲得冠軍。
比賽場地:國家體育館
國家體育館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的競賽場館之一,曾經舉辦體操、蹦床等項目。改造后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部分比賽、冬殘奧會冰球比賽。場館賽后除開展冰球運動外,還可以開展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項目,還具有開展夏季運動的多功能轉換能力。
?輪椅冰壺(1個):
比賽項目:輪椅冰壺混合團體
項目介紹:輪椅冰壺運動是冬季殘疾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并具有很高的技巧性。輪椅冰壺運動員必須坐在輪椅上進行比賽,比賽采用和健全人同樣的規則,差別僅在于輪椅冰壺比賽沒有刷冰,且投壺者必需在固定的輪椅上擲壺,除了可以用手擲壺外,還可以用投擲桿掛住壺的上方來擲壺。
項目描述:比賽為冰壺混合團體賽,每支隊伍必須有1名女運動員,金牌1枚。首先采用循環賽,然后采用page賽制:排名前四的隊伍進入半決賽,半決賽獲勝者進入決賽,失利者進入銅牌爭奪戰,決賽獲勝者獲得冠軍。
比賽場地:國家游泳中心
“雙奧場館”國家游泳中心在2019年首次通過“水冰轉換”制出4條冬奧標準的冰壺賽道。“水冰轉換”讓國家游泳中心可以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間自由切換,可以同時具備開展水上運動、冰上運動,及各類大型活動的能力。
?殘奧高山滑雪(30個)
比賽項目:點擊查看
項目介紹:高山滑雪是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的一項運動。運動員需要同時掌握速度和敏捷來完成比賽,下坡時速度可達100公里/小時左右。
項目描述:2014年索契冬殘奧會殘奧高山滑雪分項共有5個,分別是: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和全能,每個分項都分為站姿、坐姿和視障3種類別,男子、女子項目設置相同,共計30個小項。
比賽場地: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高山滑雪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設7條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建設難度極高,主要承擔高山滑雪賽事。同時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還包括山頂出發區、中間平臺、競技結束區、集散廣場、索道等配套設施。
?殘奧冬季兩項(18個)
比賽項目:點擊查看
項目介紹:項目總比賽距離在6-15km之間,每圈2.0-2.5km,采用自由式技術滑雪3或5圈。其間,運動員必須擊中10m遠的射擊靶,每次脫靶將被懲罰增加總的路線時間。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在于比賽中的身體耐力和射擊精準度之間轉換的能力。視障的運動員通過聲音信號輔助,依靠信號強度,指示什么時候運動員射擊。
項目描述:索契2014年冬季殘奧會殘奧冬季兩項項目依據滑雪距離和殘疾類別共設置18個小項,設項為男子坐姿3項,女子坐姿3項,男子站姿3項,女子站姿3項,男子視障3項,女子視障3項。
比賽場地:國家冬季兩項中心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區域東北側山谷,依次布置靶場、賽道與起終點區、場館技術樓等。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承擔北京冬殘奧會冬季兩項、越野滑雪的比賽。
?殘奧越野滑雪(20個)
比賽項目:點擊查看
項目介紹:參賽運動員為肢體殘疾和盲人/視障的運動員。根據功能損傷不同,運動員可以采用站姿滑雪,也可以采用坐姿滑雪,在一對滑雪板上裝備一個椅子,運動員坐在椅子上滑行。視障運動員與一名視力正常的引導員一起參加比賽。男女運動員采用傳統技術或自由式技術在短距離、中距離和長距離(2.5km至20km)進行比賽或參加團隊接力。
項目描述:2014年索契冬殘奧會殘奧越野滑雪項目共設置20個小項,設項為男子坐姿3項,女子坐姿3項,男子站姿3項,女子站姿3項,男子視障3項,女子視障3項,4×2.5公里混合級接力,公開級接力共2項。
比賽場地:國家冬季兩項中心
?殘奧單板滑雪(8個)
比賽項目:點擊查看
項目介紹:殘奧單板滑雪項目是在一個人造的雪道上進行比賽,雪道設置多種障礙用于跳躍和翻轉。比賽時只使用一個雪板。每個運動員有三次比賽機會,選取最好的兩次相加錄取成績,用時少者名次列前。
項目描述:2014索契冬殘奧會上,殘奧單板滑雪只設立了男女站姿級別障礙追逐賽2個小項。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上,殘奧單板滑雪設立了男女站姿級別障礙追逐和坡面回轉10個小項。
比賽場地:云頂滑雪公園
云頂滑雪公園將承擔北京冬殘奧會單板滑雪比賽。云頂滑雪公園運營良好,擁有完善的冬季運動和山地度假設施,兼具商業滑雪度假功能。賽后將成為集運動、休閑、會議、度假于一體的山地型旅游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