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住人口
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2189.3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的1961.2萬人相比,十年增加228.1萬人,平均每年增加22.8萬人,年平均增長1.1%。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3.8%下降2.7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市常住人口增長有所放緩。
常住人口中,外省市來京人口為841.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8.5%。與2010年相比,增加137.3萬人,增長19.5%,年平均增長1.8%,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上升2.6個百分點。
(二)戶別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登記913.8萬戶,其中,家庭戶823.1萬戶,占90.1%;集體戶90.7萬戶,占9.9%。家庭戶人口1901.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6.9%;集體戶人口287.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3.1%。家庭戶平均戶規模為2.31人,比2010年減少0.1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
(三)人口地區分布
分區域[1]看,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為1098.8萬人,占50.2%,其中,核心區常住人口為181.5萬人,占8.3%;其他十區常住人口為1090.5萬人,占49.8%。與2010年相比,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減少72.8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下降9.5個百分點,其中,核心區常住人口減少34.7萬人,比重下降2.7個百分點。其他十區常住人口增加300.9萬人,比重上升9.5個百分點,人口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
(四)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119.5萬人,占51.1 %;女性人口1069.8萬人,占48.9%。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的106.8降至2020年的104.7,人口性別比結構進一步均衡。
(五)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259.1萬人,占11.9%;15-59歲人口1500.3萬人,占68.5%;60歲及以上人口429.9萬人,占19.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91.2萬人,占13.3%。與2010年相比,0-14歲人口比重上升3.3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比重下降10.4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7.1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4.6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919.1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1499人上升為41980人;1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1.7年提高到12.6年;文盲率由1.7%下降為0.8%。人口素質持續提升,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七)城鄉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916.6萬人,占87.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72.7萬人,占12.5%。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0.8萬人,鄉村人口減少2.7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5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八)民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2084.5萬人,占95.2%,各少數民族人口104.8萬人,占4.8%。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03.4萬人,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4.7萬人,各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
這次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情況,準確反映了當前人口變化的趨勢性特征,獲得了大量寶貴的信息資源。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挖掘、系統分析普查數據,共享普查成果,最大程度發揮普查作用,為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統計信息支持。
注釋:
[1]中心城區是指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和海淀區;核心區是指東城區和西城區;其他十區是指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密云區和延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