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民俗博物館開年大展
華夏龍圖——北京民俗博物館館藏龍生肖文物展
開展時間:2024.2.10
展覽地點:東岳廟西路東岳寶殿展廳
龍位居生肖中第五位,而且傳奇色彩最為濃厚,龍圖更是中華文明的文化表征。在《尚書》記載中“龍圖”指河圖,在上古傳說與洛書并稱。龍圖是信俗的內核。南北朝以降,“龍圖”代表天子璽印的威嚴,象征著天授君權。從神話傳說到生活,從宮廷到民間,從精神到器物,龍的形象在歷史演化中極受珍視。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凝聚核心、精神依托與文化信仰,不僅是文學、神話傳說中的重要角色,更是華夏民族傳承至今的精神紐帶。
本展覽共展出館藏近40件套各個時代、不同質地、形態各異的龍生肖題材文物,代表著各項中華民族傳統工藝之精髓。囿于本館藏品數量和研究能力,展覽未能從方方面面充分體現中國龍文化,請各界方家包涵指正。
日月星轉——北京民俗博物館物說廿四節氣特展
開展時間:2024.2.10
展覽地點:東岳廟后罩樓展廳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二十四節氣準確地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更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其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系統,可以說二十四節氣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依循節氣,將一年定格到農作物生長、收藏的循環體系中,將時間、生產、生活定格到天人合一的狀態中。
北京民俗博物館針對性、計劃性地征集、保護各類民俗文物,展開系統性研究工作,現已梳理出來數百件套節氣、節俗文物,本次展覽選取200件(套)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珍貴館藏文物,將文物與節氣結合,以“物說”的形式,輔以文字介紹、語音導覽,生動詮釋二十四節氣這一中華文明代表性智慧結晶的深厚內涵。這也是2023年博物館與北京臺合作拍攝物說二十四節氣系列節目后,首次將二十四節氣相關文物進行線下展示。
冠佩從儀——館藏銀飾精品文物展
開展時間:2024.2.10
展覽地點:東岳廟東跨院展廳
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的華夏文明,冠佩銀飾蘊含著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是儀禮傳統文化外在表征,是儀容儀表的裝飾載體,在傳統的誕生禮、成人禮、婚禮、壽禮等禮俗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次銀飾精品文物展,共展出八十余件套各式精美冠佩銀飾文物,主要包括鳳冠、項圈、發簪、發釵、銀鎖、銀鐲等,其形制多用作壽禮、婚禮、儀容裝飾、兒童飾品及實用器,見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風情。
器雅于禮——館藏漆盒精品文物展
開展時間:2024.2.10
展覽地點:東岳廟西跨院展廳
物以載道,藏器于禮。漆盒,作為古代先民品質生活的代表器物之一,兼具實用性與審美性,成為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禮儀場景當中,獨特的實物見證與精神寄托。由此傳遞中國古代人民敬重自然、珍愛生命、崇德至孝的優秀傳統文化。
本次展覽展出館藏不同時代、不同胎質、不同器型的漆盒文物五十件套,通過朱之喜慶隆重、黑之含蓄莊嚴,從節禮、婚禮、壽禮、典禮諸方面,在開合之間彰顯出華夏文明的深邃玄奧。
》》2024北京民俗博物館春節開放時間調整通知
.jpg)
全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