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開放時間:1月18日,北京中軸線主題郵局將試運營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豆腐池胡同21、23號(張旺胡同2、4號)
預約方法:
市民游客可在微信“觀中服務”小程序上對感興趣的空間活動進行預約。
1月18日,在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宏恩觀,首家北京中軸線主題郵局新春開市。至此,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宏恩觀又增加了一處文旅開放空間。據悉,宏恩觀將以“觀中”文化品牌打造成為中軸線上的“在地文化博物館”,目前觀內各空間正陸續實行預約開放。
“中軸文化”魅力凸顯、化身“在地文化博物館”
鐘樓向北至豆腐池胡同
拾級而上步入宏恩觀內,雄偉的建筑展現在眼前。歷經修繕,宏恩觀亮出了莊嚴宏偉的三座大殿,青灰色的筒瓦屋面莊嚴肅穆,石質劵門和磚雕古樸厚重,處處體現出北京城深厚的古都文化底蘊。
細看之下,一些全新的變化也在這里悄然發生著——利用大雄寶殿空間策展的《宏恩觀:一座北京廟宇的故事》歷史常設展,以類編年史的模式,通過各類文獻和遺物嘗試完成宏恩觀歷史的復雜拼圖。
觀眾可以在這里看到宏恩觀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標準件二廠,到上世紀90年代的大雜院、菜市場以及文藝青年的聚集地,再到文物修繕利用后的人文和時代變遷,通過對一座普通廟宇故事的講述,再現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演進脈絡。
北京城樓記憶明信片
觀內東側的北京中軸線主題郵局于1月18日首次推出北京城樓記憶明信片產品,使用名家畫作,結合“城磚”的獨特創意,寓意為北京中軸線保護與創新工作添“磚”加瓦。
門口
綠色郵筒、投遞員使用的傳統綠色二八自行車帶來濃郁的“郵政風”
店內
《壯美中軸》光柵明信片、郵筒形狀的鑰匙鏈等多種多樣的郵品和文創品已經上架,琳瑯滿目;水吧售賣的飲品也是獨特的“郵局限定款”。
“一場一策”規劃設計、多處文旅場景將陸續開放
沉浸式體驗中軸線文化的獨特魅力之余,在宏恩觀還能做什么?觀內各文化空間陸續開放,逐一為市民們揭開了“神秘面紗”。
山門來吧·數字藝術館
利用山門殿設置的山門來吧·數字藝術館,是一個科技融合藝術手段打造的城市更新項目,由策展人、藝術家和熱愛數字藝術的同道者共同發起,在古建中用沉浸式和交互式的數字藝術,向觀眾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數字交互影像的巨大魅力。
館內,完整的古建脊梁結構與墻面地面的投影,可以讓觀眾在原汁原味的傳統建筑中體驗數字藝術與傳統文化的交融。雷達點觸探測、動態捕捉、實時生成等交互技術,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數字藝術巧妙融合,創造出豐富且獨特的文化展覽體驗。
觀·書殿
利用觀內帝君殿開辦的觀·書殿,高大的殿宇內設置了階梯座席,三三兩兩的愛書人正在這里閱讀。書店定位為全域閱讀空間,通過開發自有IP產品及鐘鼓樓、中軸線主題周邊,打造“書香場景+文化交流+IP文創”為模式的文化空間生態。
新年伊始,以北京中軸線主題郵局開市為開端,“觀中”還將以“郵園觀物·龍年獻瑞”為主題,聯合多位蜚聲國際的知名設計師,如國禮設計團隊“福祿壽禧來”、國際奇幻風多蘿西數字IP衍生、非遺手作“創意無限”等,舉辦國禮設計龍年新品發布會、創藝無限龍年限定新品發布會、“琴棋書畫”&“宋式點茶”新春觀雅集、知名畫家劉學惟中軸線大講堂等活動,用沉浸式藝術展覽等新的消費體驗形式為廣大市民呈現一場“觀物集”。
截至目前,觀內已策劃了多處全新文旅場景,正陸續有序對外開放。春節前夕,院內東配房多個空間也將開放龍年主題文化展。觀眾可以在“觀中服務”小程序上對感興趣的空間活動進行預約。
“文物體檢”助力修繕、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文物彰顯著文明的力量,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才能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產生更大的價值。
已有700余年歷史的宏恩觀,占地面積332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80平方米,2021年由區級文保單位升級為北京市級文保單位。同年,東城區利用數字技術對轄區內58處文物建筑進行了“體檢”,宏恩觀被列為安全風險等級高、亟待修繕的文物建筑。2022年8月,在前期“體檢”中形成的“一圖三庫”風險評估數據基礎上,東城區啟動宏恩觀修繕工程。
修繕完成的宏恩觀“煥然新生”,通過豐富文物建筑利用方式、充實空間載體活化內容,形成片區文化消費生態圈,帶動周邊區域提質發展,成為中軸線上繼鐘鼓樓、永定門等文物建筑后又一重要的城市更新與城市文化新地標。
》》北京宏恩觀及中軸線主題郵局預約參觀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