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講堂——晚明鑒藏對今天的啟發意義
時間:2023年4月6日(周四) 14:00—16:00
主講人:
劉金庫,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市高等院校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先后畢業于遼寧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獲中國書畫鑒定專業博士學位。曾在遼寧省博物館等機構從事書畫鑒定研究,寓目過近四萬件書畫,出版《南畫北渡》《指點丹青有色墨》等著作,合著有《遼寧省文物志》等,影響深遠。
講座介紹: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編修,是對流散海內外的中國古代繪畫遺產的一次大規模梳理、搶救、保護;為解決古畫名跡“藏用兩難”的歷史性難題作出了積極努力,在中國繪畫鑒藏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深遠意義。
回顧歷史,中國的公私書畫鑒藏一直是此增彼消的過程,明代晚期是繼宋代以來少有的第二個公私鑒藏高峰。晚明私家收藏最為璀璨,其中董其昌“書畫船”的游弋,“南北宗論”的流布,項元汴“千字文編號”與大量藏印的鈐蓋,對于今天的書畫鑒藏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本講座從董其昌、項元汴的鑒藏出發,討論董其昌在傳世書畫藏品上的鑒定跋語,對于書畫創作理論、鑒藏譜系的形成,以及對文脈的沿襲傳承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并探討項元汴巨商富賈式書畫收藏模式、家中培養臨摹畫師的藝術傳承范式等,對今天有著重大的啟示意義。
預約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訪問“國家博物館”小程序,進入“國博講堂”報名,或訪問“國家博物館”公眾號,點擊“我要來”,進入“國博講堂”報名。報名成功后,可點擊小程序左上角“我的”圖標,在“我的預約”中查看相關信息。預約通道開啟時間:2023年4月3日(周一)晚上20:00。
注意事項:
成功預約《國博講堂》的觀眾請在當日從國家博物館北門西側入口憑有效證件核錄后,通過安檢入館,并于講座開始前20分鐘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兩側排隊,由工作人員檢錄身份證或手機預約信息后進入報告廳。入場時間為當日13:40-14:00,遲到將無法進場,請您合理安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