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頤和園賞花地點
頤和園賞花區域圖(點擊查看大圖)
1.西堤六橋一線及耕織圖景區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蘇堤而建,其上有六座亭橋,可遠眺佛香閣,兩側湖水相伴,身旁花柳相依,漫步于此,清風拂面,境由心生。每年西堤柳條吐綠、桃花綻紅的季節,一條彩色繽紛的長堤,浮現在昆明湖的西部,是難得的畫境。掩映在湖光山色中的西堤六橋,也是仿照蘇堤六橋建造的,由北向南排列的順序是:界湖橋、豳風橋、玉帶橋、鏡橋、練橋、柳橋。
2.后溪河兩岸
后溪河是繞萬壽山后麓人工開挖的一條小河,挖河土方堆筑于后溪河北岸形成土山,將靠近河岸的宮墻隱蔽起來以保持山水環境的天然之趣。在后溪河近千米河道上,兩岸山勢平緩的地方水面開闊,山勢高聳夾峙處則水面收聚甚至形成峽口。利用這一收一放把后溪河全程障隔為形狀各不相同的水面,使漫長的河身增加了開合變化的節奏,成為園內的一處富有情趣引人注目的水景。后溪河兩岸,以團團如蓋、色澤濃綠的古松為背景,間植桃、杏、迎春、丁香等各色春花,早春時節漫步后溪河岸邊的小徑,倒影林嵐,兩岸春色綿延不絕。
3.桃花溝
萬壽山后山東、西部各有一條深邃的溝澗:須彌靈境東的一條在寅輝橋下入后溪河,長約120米,溝底較窄,被稱為東桃花溝。賅春園西部的桃花溝長約100米,溝底較寬,被稱為西桃花溝。古人設計的這兩處排水系統,經過山桃花的點染,仿佛進入桃源仙境。尤以東桃花溝至景福閣最佳,盛開時節,桃花林如云蒸霞蔚,令人驚艷不已。
4.花承閣遺址
花承閣遺址在萬壽山后山東部的高臺上,西面山谷里一片山桃林,建筑群隱藏在這道翠屏之后,途徑這里只能通過樹隙隱約窺見高臺,正面無由通達,這樣就自然而然的渲染了建筑的神秘氣氛。直至繞到高臺的兩端,才發現登臺的山石踏步。從高臺上眺望遠山近景,山桃花粉粉白白,如云如霞,梵鈴鐘磬之聲入耳,恍若進入高士仙道隱居的山林。
此花開后百花發,不必遺憾山桃花的飄零,春天的盛宴才剛開始,后續的杏花、玉蘭、梅花等春花也已陸續吐露芬芳,賞花游園的最佳時期剛剛到來。